全国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冲刺练习题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29. 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综合连贯运输方式,其构成条件有 ( )

  • A.必须至少是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
  • B.必须使用一份包括全程的多式联运单据
  • C.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
  • D.必须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总的责任
  • E.必须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
12

28. 远期汇票的付款日期的规定方法一般有 ( )

  • A.规定见票后若干天付款
  • B.规定出票后若干天付款
  • C.规定在提单签发后若干天付款
  • D.规定具体银行负责付款
  • E.规定在某一特定时期付款
13

27. 投保平安险,保险公司的损失赔偿责任范围包括 ( )

  • A.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造成的部分损失
  • B.在装卸时数件货物落海
  • C.货物在运输途中部分被偷窃
  • D.共同海损的救助费用
  • E.由于轮船爆炸造成货物部分损失
14

26. 以西托夫斯基和德纽为代表的大市场理论的核心包括 ( )

  • A.共同市场导致市场扩大
  • B.实现了技术利益
  • C.获得了规模经济
  • D.促成了资源合理配置
  • E.提高了经济效益
15

24. 主张按“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原则参与国际分工的贸易理论是 ( )

  • A.比较优势说
  • B.产品生命周期说
  • C.产业内贸易说
  • D.绝对成本说
16

25.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的特点有 ( )

  • A.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 B.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的
  • C.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代替
  • D.亚非拉落后的农业经济逐一被纳入国际分工
  • E.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17

22. 世贸组织规定在过渡期后如要继续豁免,须经部长会议和总理事会成员 ( )

  • A.2/3以上的多数通过
  • B.1/2以上的多数通过
  • C.3/4以上的多数通过
  • D.一致同意
18

23. 通过增加进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资金的流转,从而起到限制进口作用的措施是( )

  • A.征收国内税
  • B.专断的海关估价制
  • C.进口押金制
  • D.进口最低限价制
19

20. 从生产角度考虑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的是 ( )

  • A.贸易扩大效应
  • B.实现规模经济
  • C.贸易创造效应
  • D.减少行政支出
20

21. 关贸总协定为了维护缔约方在总协定中获得正当利益,解决缔约国之间争端所遵循的原则是 ( )

  • A.公平竞争原则
  • B.磋商调解原则
  • C.豁免与紧急行动原则
  • D.关税减让原则
22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在各经济领域推行完全一致的金融政策的是 ( )

  • A.自由贸易区
  • B.共同市场
  • C.优惠贸易安排
  • D.政治联盟
23

17. 在外汇管制条件下,两国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书面协定是( )

  • A.贸易协定和贸易议定书
  • B.国际商品协定
  • C.支付协定
  • D.通商航海条约
24

16. 在某些景区中,外国旅游者的住宿价格高于国内旅游者,这种政策不符合 ( )

  • A.最惠国待遇原则
  • B.普惠制原则
  • C.特惠制原则
  • D.国民待遇原则
28

14. 由进口国家直接控制某些商品对特定国家进口配额的贸易限制行为称为 ( )

  • A.绝对进口配额制
  • B.“自动”进口配额制
  • C.绝对出口配额制
  • D.“自动”出口配额制
29

10. 普雷维什贸易保护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执行 ( )

  • A.贸易保护政策
  • B.贸易开放政策
  • C.超保护贸易政策
  • D.公平贸易政策
30

11. 我们通常提及的关税壁垒是指 ( )

  • A.高额的保护关税
  • B.高额的过境税
  • C.高额的出口税
  • D.高额的进口税
31

9. 俄林多种生产要素理论认为要实现国际分工的利益,最好是执行 ( )

  • A.自由贸易政策
  • B.超保护贸易政策
  • C.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
  • D.哪种政策,视具体情况而定
32

7. 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增加财富的手段是 ( )

  • A.禁止货币出口
  • B.鼓励货币跨国流动
  • C.发展对外贸易
  • D.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物品所得到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
33

8.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是各国的 ( )

  • A.政治体制不同
  • B.对外贸易政策不同
  •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相对差异
  • D.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34

6. 世界市场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 ( )

  • A.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
  • B.出口国平均劳动时间
  • C.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
  • D.出口国劳动生产率
35

5. 调拨价格属于 ( )

  • A.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 B.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 C.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 D.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36

3. 最能够反应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是 ( )

  • A.对外货物贸易结构
  • B.国际货物贸易结构
  • C.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 D.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37

4.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是 (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B.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 C.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 D.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
38

1.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考察它与别国进行的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称为 ( )

  • A.对外贸易
  • B.多边贸易
  • C.国际贸易
  • D.双边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