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选择题专项练习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25. 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中美双边协定签订于

  • A.1999年4月15日
  • B.1999年11月15日
  • C.2000年2月1日
  • D.2000年5月1日
3

22. 在出口合同的履行中,审证工作由

  • A.国外买方进行
  • B.卖方进行
  • C.保险公司进行
  • D.开证行进行
4

23. 我国对外贸易业务中,一般不采用的书面合同形式是

  • A.销售合同
  • B.购货合同
  • C.确认书
  • D.协议
5

20.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发盘内容“十分确定”的解释是

  • A.明确规定合同的有效期
  • B.规定交货地点和时间
  • C.规定责任范围和解决争端的办法
  • D.明确货物、规定数量和价格
6

19. 不可抗力条款是一项

  • A.维护卖方权益的条款
  • B.维护买方权益的条款
  • C.免责条款
  • D.无法免责条款
8

17. 对卖方而言,最好的支付方式是

  • A.信用证
  • B.即期付款交单
  • C.远期付款交单
  • D.承兑交单
9

18. 国际货物买卖使用托收方式,委托并通过银行收取货款,使用的汇票是

  • A.商业汇票,属于商业信用
  • B.银行汇票,属于银行信用
  • C.商业汇票,属于银行信用
  • D.银行汇票,属于商业信用
10

16. 必须经过背书才能转让的提单是

  • A.记名提单
  • B.不记名提单
  • C.来人抬头提单
  • D.指示提单
11

15. 具有双重付款保证的信用证是

  • A.可转让信用证
  • B.可撤销信用证
  • C.对开信用证
  • D.保兑信用证
12

12. 对于以FOB、CFR、CIF术语成交的合同,卖方必须提交

  • A.已装船提单
  • B.备运提单
  • C.记名提单
  • D.直达提单
15

11. 信用证如未规定“不准分批装运”

  • A.可以视为允许分批装运
  • B.仍应视为不准分批装运
  • C.应视商品性质而定
  • D.应视不同地区而定
16

10. 定牌中性包装是指包装上

  • A.有商标、牌号,无产地、厂名
  • B.无商标、牌号,无产地、厂名
  • C.有商标、牌号,有产地、厂名
  • D.无商标、牌号,有产地、厂名
17

9. 在来样加工业务中,加工方最好在合同中规定下列哪项作为交货的依据

  • A.买方样品
  • B.对等样品
  • C.国际标准样品
  • D.中国国家标准样品
18

7. 普惠制的主要原则之一“普遍的”。其含义是

  • A.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 B.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 C.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 D.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19

8. 世界贸易组织始终坚持的货物贸易的主要保护手段是

  • A.进口许可证
  • B.进口配额
  • C.关税
  • D.技术性贸易措施
20

6. 普惠税是

  • A.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进口税收优惠
  • B.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商品给予的税收优惠
  • C.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税收优惠
  • D.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农产品给予的税收优惠
21

5. 主张限制进口、奖励出口,以有利于本国生产厂商发展的政策是

  • A.重商主义政策
  • B.贸易自由政策
  • C.进口导向政策
  • D.保护贸易政策
22

3. 下列观点不符合绝对优势论的是

  • A.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
  • B.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劣势
  • C.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是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
  • D.各国应进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3

4. 按照赫一俄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该出口

  •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 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
  • 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
  • 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
24

2. 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 A.海关结关
  • B.货物通过国境
  • C.交纳税费
  • D.订立合同
25

1. 地理大发现后,下列关于国家之间贸易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之间的贸易仍是单纯的互通有无
  • B.决定商品流向的不再是各国的天然资源条件和生产技能
  • C.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信条件的制约,国际贸易的规模与商品范围仍然受到限制
  • D.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