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真题及答案2013年1月(0014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以信用证项下的汇票是否附有货运单据分,信用证可分为()。

  • A.可转让信用证
  • B.跟单信用证
  • C.光票信用证
  • D.不可转让信用证
  • E.可撤销信用证
13

下列属卖方审证运输部分项目的有()。

  • A.商检证书
  • B.货物金额
  • C.保险单
  • D.装卸货港
  • E.装运日期
14

下列关于19世纪中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第一次产业革命为该阶段的国际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
  • B.第二次产业革命为该阶段的国际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
  • C.蒸汽技术在火车轮船上的运用缩短了国家间的距离,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展
  • D.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产生了
  • E.欧美、日本和澳大利亚先后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并通过贸易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范围扩展
16

某货轮从天津驶往新加坡,在航海途中船舱起火,船方及时灌水灭火,灭火后发现1000箱货物被火烧毁;600箱货物被水浸湿变质;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毁,于是用拖轮将货船拖回新港修理,则()。

  • A.烧毁的1000箱货物属于单独海损
  • B.被水浸湿的600箱货物属于共同海损
  • C.烧毁的主机和甲板属于单独海损
  • D.拖船费用属于共同海损
  • E.拖船费用属于单独海损
21

据《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合同生效的时间为()。

  • A.接受生效时
  • B.签订书面合同的时间
  • C.收到对方合同确认书的时间
  • D.书面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
22

属于银行信用的支付方式是()。

  • A.汇付
  • B.承兑交单
  • C.付款交单
  • D.信用证支付
23

下列检验证书中用于证明卖方所交货物质量状况的凭证是()。

  • A.重量检验证书
  • B.产地证明书
  • C.财产价值鉴定证书
  • D.品质检验证书
24

出票人是商号或个人的汇票是()。

  • A.即期汇票
  • B.远期汇票
  • C.银行汇票
  • D.商业汇票
26

在进出口业务中,能够作为物权凭证的运输单据是()。

  • A.铁路运单
  • B.海运提单
  • C.航空运单
  • D.邮包收据
27

少量货物或杂货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 A.班轮运输
  • B.定期租船运输
  • C.定程租船运输
  • D.光船租船运输
31

在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共同市场和关税同盟最大的区别是()。

  • A.关税减让
  • B.自由贸易
  • C.统一对外关税
  • D.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32

根据《2010通则》,采用CIF术语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

  • A.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 B.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
  • C.货物在目的港越过船舷
  • D.货物在目的港卸下船
33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过程中,通过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互惠待遇等条款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 A.贸易自由化原则
  • B.非歧视性原则
  • C.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 D.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
35

各国对进口商品征收进口关税时,大多数国家一般是()。

  • A.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征收较高关税
  • B.对半制成品的进口征收较高关税
  • C.对原料的进口征收较高关税
  • D.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免税
36

下列观点不符合比较优势论的是()。

  • A.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
  • B.一国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的产品
  • C.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是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
  • D.各国应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37

美国谷物交易所的小麦价格是()。

  • A.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 B.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 C.调拨价格
  • D.垄断价格
38

地理大发现后,下列关于国家之间贸易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之间的贸易仍是单纯的互通有无
  • B.决定商品流向的不再是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技能
  • C.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讯条件的制约,国际贸易的规模与商品范围仍然受到限制
  • D.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
39

货物生产国和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是()。

  • A.间接出口贸易
  • B.间接进口贸易
  • C.转口贸易
  • D.过境贸易
40

在过境贸易中,交易关系的确立是在()。

  • A.进出口国的贸易商之间
  • B.出口国贸易商和第三国贸易商之间
  • C.进口国贸易商和第三国贸易商之间
  • D.第三国贸易商分别与出口国、进口国贸易商订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