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真题及答案2015年4月(0014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 14
-
下列有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商品品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工艺品、服装等商品通常凭样品买卖
- B.我国农副产品出口中常用的“良好平均品质”是指“精选货”
- C.冷冻鱼、冻虾等商品常用“上好可销品质”表示
- D.机器、仪表等商品,通常凭说明书和图纸买卖
- E.牙膏、洗发水等工业制成品通常凭规格买卖
- 15
-
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标志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为所有贸易参加国提供了购买货物的支付手段
- B.国际美元本位制度和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 C.世界市场价格的统一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标志
- D.各种专业性机构,如运输、保险和银行都与一个以世界为范围的销售过程不同程度的发生联系
- E.大宗商品贸易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市场交易的主角的同时,世界市场的商品多样化程度迅速提高
- 17
-
下列不属于电子商务分类的是()。
- A.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 B.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 C.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
- D.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
- 35
-
下列关于国民待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民待遇指公民、船舶和企业在民、商事和政治方面的权利
- B.本国公民享有的一切权利都包含在国民待遇内
- C.国民待遇只适用于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服务和知识产权
- D.国民待遇禁止给予外国公民和企业更加优惠的待遇
- 37
-
下列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贸易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
- B.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
- C.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一种多要素理论
- D.李嘉图比较优势论假定各国生产商品时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
- 40
-
在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国际分工呈现的特点是()。
- A.国际分工形成阶段为16世纪~18世纪中叶
- B.分工的中心是一组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等
- C.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代替
- D.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