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清算损益表
- B.债务清偿表
- C.清算现金流量表
- D.清算资产负债表
- E.清算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应交税费
- D.长期待摊费用
- E.待处理财产损溢
- A.设置了完整的现时成本会计账簿体系
- B.需编制反映通货膨胀影响的财务报表
- C.多数通货膨胀会计模式设置了自身的账户体系
- D.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不需要设置专门的会计科目
- E.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模式取消了损益类账户
- A.当期内部交易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多计提的折旧费
- B.以前期间内部交易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多计提的折旧费
- C.当期内部交易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
- D.以前期间内部交易所形成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
- E.以前期间内部交易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
- A.资本公积
- B.投资收益
- C.实收资本
- D.盈余公积
- E.少数股东损益
- A.租赁内含利率
- B.同期国债利率
- C.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 D.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 E.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
- A.套期工具
- B.套期损益
- C.衍生工具
- D.被套期项目
- E.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A.附注
- B.利润表
- C.资产负债表
- D.现金流量表
- E.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年度报告
- B.中期报告
- C.重大事件报告
- D.公司收购公告
- E.招股说明书
-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B.预提产品售后保修费用
- C.会计计提的折旧小于税法规定的折旧
- D.会计计提的折旧大于税法规定的折旧
- E.当期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市价高于其账面价值
- A.现时成本会计模式下需计算实物资产的持产损益
- B.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下需计算非货币性项目的持产损益
- C.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模式下不需要计算购买力损益和持产损益
- D.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模式下需计算增补折旧费
- A.破产清算
- B.和解重整
- C.破产审计
- D.破产申请和受理
- A.申请破产
- B.成立清算组
- C.召开债权人会议
- D.核算和监督剩余财产的分配
- A.实物资本维护
- B.财务资本维护
- C.等值货币维护
- D.货币购买力维护
- A.期初名义货币金额
- B.期末名义货币金额
- C.期初等值货币金额
- D.期末等值货币金额
- A.货币性负债会发生购买力损失
- B.货币性资产的购买力会持续上升
- C.货币性项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
- D.必须以通货膨胀会计取代历史成本会计
- A.报告期初
- B.报告期末
- C.取得固定资产时
- D.出售固定资产时
- A.营业收入
- B.财务费用
- C.营业外收入
- D.未分配利润——年初
- A.甲合并丁
- B.丙合并戌
- C.戊合并丁
- D.丁合并己
- A.运用独特的编制方法
- B.由拥有控制权的母公司编制
- C.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报表汇总而成
- D.反映的主体只是经济意义上的复合会计主体
- A.横向合并
- B.新设合并
- C.吸收合并
- D.控股合并
- A.20 000元
- B.30 000元
- C.40 000元
- D.60 000元
- A.外汇期权
- B.货币期权
- C.利率期权
- D.股票期权
- A.银行存款
- B.固定资产
- C.无形资产
- D.生物资产
- A.对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计提折旧
- B.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租入资产成本
- C.在租赁开始日租入资产不作为本企业资产计价入账
- D.在实际发生或有租金时,应将或有租金计入资本公积
- A.发起人简况
- B.筹资的目的
- C.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 D.成立以来的生产经营状况
- 34
-
2010年7月10日,某企业购入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5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4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年末该项金融资产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为( )
- A.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 B.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 C.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 D.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 A.招股说明书
- B.年度报告
- C.上市公告书
- D.公司管理办法
- A.作为递延收益列示
- B.在相关资产类项目下列示
- C.在相关负债类项目下列示
- D.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