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货币性资产会产生持有损益
- B.货币性资产会产生购买力损益
- C.货币性项目的期初余额不予核算
- D.货币性负债不会产生购买力损益
- E.货币性项目的期末余额不予换算
- A.商誉
- B.投资收益
- C.营业收入
- D.少数股东权益
- E.长期股权投资
- A.变现价值会计
- B.历史成本会计
- C.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 D.现时成本会计
- E.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营业成本
- D.营业外收入
- E.未分配利润—年初
- A.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中支付的审计费计入管理费用
- B.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支付的评估费计入财务费用
- C.同一控制下新设合并中支付的律师服务费计入管理费用
- D.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中支付的审计费冲减营业外收入
- E.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支付的评估费计入营业外支出
- A.衍生金融工具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很少净投资
- B.金融工具可以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 C.金融工具包括企业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 D.企业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主要是投机和套期保值
- E.年末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不计入当期损益
- A.公司变更会计估计
- B.公司主要资产被抵押
- C.公司变更会计政策
- D.公司主要业务陷入停顿
- E.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其持有股份的情况发生变化
- A.或有租金
- B.履约成本
- C.承租人应支付的租金
- D.由出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
- E.独立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 A.预计负债
- B.盈余公积
- C.无形资产
- D.长期股权投资
-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A.共益债务
- B.破产费用
- C.欠缴税款
- D.应付职工薪酬
- A.境内母公司使用的记账本位币
- B.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 C.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 D.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 E.境外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按年末现时成本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的折旧额
- B.按年末现时成本低于历史成本部分计提的累计折旧额
- C.按年末现时成本高于历史成本部分计提的累计折旧额
- D.按年末现时成本计提的年折旧额乘以已使用年限计算的折旧额
- A.以名义货币为计价单位
- B.以等值货币为计价单位
- C.建立现时成本账户体系
- D.以资产现时成本和个别物价变动为计价基准
- A.资本公积
- B.盈余公积
- C.股本——普通股
- D.股本——收取固定红利的优先股
- A.210000元
- B.224000元
- C.336000元
- D.560000元
- A.600000元
- B.870000元
- C.900000元
- D.930000元
- A.会计科目的设置
- B.账簿体系的建立
- C.会计报表的编制
- D.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 A.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现金股利影响集团的现金流量
- B.子公司向少数股东支付现金股利不影响合并现金流量表
- C.子公司的少数股东以现金购买子公司股票作为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 D.母公司在证券市场出售子公司债券取得现金收入作为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 A.乙公司
- B.丙公司
- C.丁公司
- D.戊公司
- A.商誉
- B.长期股权投资
- C.资本公积
- D.股本
- A.商誉
- B.盈余公积
- C.少数股东损益
- D.长期股权投资
- A.纵向合并
- B.新设合并
- C.吸收合并
- D.控股合并
- A.金融远期
- B.金融期货
- C.金融期权
- D.金融互换
- A.应交税费
- B.应付票据
- C.应付股利
- D.应付职工薪酬
- A.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 B.融资租赁资产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 C.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D.取得的租金收入,均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
- A.或有事项的披露
- B.公司的会计政策
- C.关联交易的情况
- D.公司筹资的目的
- A.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 B.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 C.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 D.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 A.187.5万元
- B.200万元
- C.212.5万元
- D.272.5万元
- A.1625000元
- B.1650000元
- C.1655000元
- D.166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