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
- B.名义货币和等值货币
- C.历史成本和现时成本
- D.营业收益和持有资产收益
- E.货币性项目和购买力损益
- A.清算损益表
- B.债务清偿表
- C.清算现金流量表
- D.清算资产负债表
- E.清算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存货
- B.营业成本
- C.营业收入
- D.营业外收入
- E.未分配利润——年初
- A.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 B.降低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 C.无法正确反映企业产权资本的维护情况
- D.使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受到歪曲
- E.企业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资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 A.或有租金
- B.履约成本
- C.承租人支付的租金
- D.由承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
- E.由独立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 A.现金流量套期
- B.公允价值套期
- C.基础金融工具套期
- D.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 E.衍生金融工具套期
- A.合并可能产生商誉
- B.合并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 C.将被合并企业的留存收益计入合并方财务报表
- D.以合并中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合并成本
- E.以在被合并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中享有的份额作为合并成本
- A.相关性
- B.可靠性
- C.重要性
- D.谨慎性
- E.及时性
- A.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 B.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 C.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 D.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 E.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其计税基础
- A.24万元
- B.75万元
- C.126万元
- D.300万元
- A.收益现值法
- B.重估价值法
- C.变现收入法
- D.账面价值法
- A.对所有外币账户期末余额要按期末汇率进行调整
- B.对所有外币账户期末余额要按平均汇率进行调整
- C.外币账户既要采用外币记账,又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记账
- D.交易发生时,采用远期汇率或远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记账本位币金额
- E.交易发生时,采用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记账本位币金额
- A.货币性项目不予调整
- B.无形资产项目必须调整
- C.固定资产各项目采用相同的调整方法
- D.利润表中与资产转移价值有关的项目不予调整
- A.已实现持产损益100元,未实现持产损益250元
- B.已实现持产损益160元,未实现持产损益50元
- C.已实现持产损益300元,未实现持产损益250元
- D.已实现持产损益100元,未实现持产损益50元
- A.货币单位价值保持不变
- B.货币单位价值涨落不定
- C.货币单位价值大幅度下降
- D.货币单位价值大幅度上升
- A.资产持有收益50万元
- B.资产持有损失50万元
- C.购买力变动损失50万元
- D.购买力变动收益50万元
- A.编制通货膨胀会计利润表
- B.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
- C.编制通货膨胀会计资产负债表
- D.计算实物资产的持有资产损益
- A.历史成本
- B.现行成本
- C.可变现价值
- D.一般物价水平
- A.子公司向母公司分派现金股利不影响合并现金流量表
- B.子公司与少数股东之间发生的现金流入及流出不影响合并现金流量表
- C.母公司在证券市场出售子公司债券取得的现金收入作为集团现金流入
- D.母公司向子公司的少数股东购买子公司股权支付的现金作为集团现金流出
- A.长期应收款项按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
- B.应付账款按应支付的金额确定其公允价值
- C.存在活跃市场的股票按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
- D.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权益性投资,以其账面价值代替公允价值
- A.甲公司持有50%股份的被投资企业
- B.甲公司持有60%股份的被投资企业
- C.甲公司持有其40%的股份且有权决定其财务和经营政策的被投资企业
- D.甲公司持有其45%的股份且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持有其10%股份的被投资企业
- A.本期多计提的折旧费
- B.以前各期少计提的折旧费
- C.以前各期多计提的折旧费
- D.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已实现内部损益
- A.控股合并
- B.新设合并
- C.吸收合并
- D.横向合并
- A.投资收益
- B.套期损益
- C.汇兑损益
-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A.本中期末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
- B.年初至本中期末的、上年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 C.本中期的、年初至本中期末以及上年度可比较期间的利润表
- D.本中期的、年初至本中期末以及上年度可比较期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银行存款
- B.应收账款
- C.债权投资
- D.权益工具
- A.25万元
- B.40万元
- C.45万元
- D.50万元
- A.月度报告
- B.季度报告
- C.中期报告
- D.年度报告
- A.利润表法
- B.应付税款法
- C.资产负债表递延法
- D.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A.存货
- B.应收账款
- C.固定资产
- D.实收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