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修复费用法
- 8
-
市场价值
- A.单项资产评估报告
- B.整体资产评估报告
- C.正常评估报告
- D.评估复核报告
- E.评估咨询报告
- A.残余法属于收益法中的一种
- B.残余法属于市场法中的一种
- C.只要是有收益的房地产就可以运用残余法
- D.运用残余法要求建筑物的用途与土地的最佳使用不能严重背离
- E.只有具有客观收益的房地产才能运用残余法
- A.时间因素
- B.偏好因素
- C.地域因素
- D.宏观调控因素
- E.功能因素
- A.实体性损耗
- B.功能性损耗
- C.经济性损耗
- D.技术性损耗
- E.传播性损耗
- A.客观性假设
- B.公开市场假设
- C.预期收益假设
- D.清算假设
- E.继续使用假设
- A.1991年11月
- B.1993年12月
- C.1994年5月
- D.1995年6月
- A.及时发现评估机构的违规行为
- B.了解与评价资产评估质量
- C.对评估机构进行指导
- D.对评估人员进行培训
- A.业务准则
- B.基本准则
- C.具体准则
- D.程序性准则
- A.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
- B.商标资产评估报告
- C.企业股权评估报告
- D.机器设备评估报告
- A.固定资产增加
- B.存货增加
- C.应收账款增加
- D.负债增加
- A.市场风险
- B.经营风险
- C.财务风险
- D.行业风险
- A.企业全部资产
- B.企业有效资产
- C.企业待定资产
- D.企业闲置资产
- A.0.75
- B.1.25
- C.2
- D.5
- A.54万元
- B.57.5万元
- C.72万元
- D.75万元
- A.企业债券
- B.金融债券
- C.优先股
- D.普通股
- A.6万元
- B.7.2万元
- C.13.2万元
- D.20万元
- A.1680万元
- B.1710万元
- C.1738万元
- D.1800万元
- A.12.5%
- B.15%
- C.18.75%
- D.19.35%
- A.机器设备
- B.房地产
- C.无形资产
- D.流动资产
- A.实际生产能力
- B.设计生产能力
- C.剩余经济寿命
- D.机会成本
- A.附着性
- B.积累性
- C.共益性
- D.替代性
- A.建筑费+专业费
- B.地价+建筑费+税费
- C.地价+专业费+税费
- D.地价+建筑费+专业费
- A.单价3000元/平方米,容积率为4
- B.单价3500元/平方米,容积率为4.3
- C.单价3800元/平方米,容积率为4.6
- D.单价4000元/平方米,容积率为5
- A.420万元
- B.780万元
- C.840万元
- D.865万元
- A.标定地价是宗地地价
- B.标定地价与土地使用权年限无关
- C.标定地价是大面积土地的平均价格
- D.标定地价就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
- A.设备上存在的所有有形损耗
- B.修复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划算的设备有形损耗
- C.只要是技术上可修复的设备有形损耗
- D.短期内不可修复但长期可修复的设备有形损耗
- A.市场询价
- B.重置成本构成要素分析
- C.历史成本分析
- D.使用情况分析
- A.3.8
- B.4.2
- C.4.7
- D.5
- A.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直到不能正常工作而予以报废所经历的时间
- B.从开始使用到技术过时予以淘汰所经历的时间
- C.从开始使用到经济上不合算而停止使用所经历的时间
- D.从评估基准日到经济上不合算而停止使用所经历的时间
- A.资产利用率小于1,会使资产名义已使用年限大于实际已使用年限
- B.资产利用率小于1,会使资产的成新率提高
- C.资产利用率越小,资产的评估价值越低
- D.资产未来利用率小于1,会使资产发生经济性贬值
- A.4400万元
- B.4800万元
- C.5400万元
- D.6000万元
- 40
-
某项资产是2009年12月购建的,账面原值为人民币300万元整,于2012年12月进行资产评估,已知2009年至2012年的环比物价指数分别为10%、8%、11%、5%,该资产的重置成本约为( )
- A.330万元
- B.377.6万元
- C.402万元
- D.415.4万元
- 41
-
不可确指的资产是指( )
- A.那些没有物质实体的权利型资产
- B.具有获利能力的资产综合体
- C.离开企业不能独立存在的资产
- D.除有形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
- A.现实性
- B.咨询性
- C.公正性
- D.市场性
- A.评估客体
- B.评估程序
- C.特定目的
- D.评估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