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不可确指的资产
- 8
-
固定红利模型
- A.追属性评估报告
- B.现值性评估报告
- C.预期性评估报告
- D.咨询性评估报告
- E.复核性评估报告
- A.企业整体价值
- B.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 C.债权人价值
- D.股东部分权益价值
- E.持续经营价值
- A.投资种类
- B.原始投资额
- C.评估基准日账面余额
- D.投资比例
- E.相关会计核算方法
- A.出让方式
- B.保留划拨方式
- C.直接投资入股方式
- D.剥离方式
- E.租赁方式
- A.弱对应性
- B.替代性
- C.不完整性
- D.附着性
- E.虚拟性
- A.土地经济地理位置的可变性
- B.土地用途具有多样性
- C.土地价格独占性较强
- D.土地规划的限制
- E.土地替代性有限
- A.土地价格水平由具有相同性质的替代性土地的价格决定
- B.土地价格水平是由最了解市场行情的买卖者按市场的交易案例相互比较后所决定的价格来确定
- C.土地价格可通过比较地块的条件及使用价值来确定
- D.土地价格不完全遵循供求均衡法则
- E.土地价格伴随着构成价格的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 A.新设备与老设备相比,生产效率是否提高
- B.新设备与老设备相比,维修保养费是否降低
- C.新设备与老设备相比,材料耗费是否降低
- D.新设备与老设备相比,能源耗费是否降低
- E.新设备与老设备相比,操作工作数量是否降低
- A.评估的特定目的
- B.评估的方法
- C.市场条件
- D.评估主体
- E.资产功能及其状态
- A.资产的类别物价指数
- B.资产的个别物价指数
- C.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 D.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 E.综合物价指数
- A.制定统一的评估准则
- B.成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 C.实行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
- D.实行统一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
- A.完整性评估报告
- B.单项评估报告
- C.简明性评估报告
- D.限制性评估报告
- A.现值性评估
- B.追溯性评估
- C.预期性评估
- D.简明评估
- A.某股票的收益率与市场同步波动,则β=1
- B.银行存款的β=0
- C.β系数越大,则风险越大
- D.β=0,则收益率为0
- A.折现率不应低于银行存款利率
- B.折现率不应低于债券利率
- C.折现率应与收益额口径保持一致
- D.应参考同行业平均收益率
- A.效用原则
- B.贡献原则
- C.预期原则
- D.替代原则
- A.综合调整法
- B.正态分布法
- C.产品周期法
- D.时间序列法
- 26
-
评估机构对某企业进行整体评估,该企业应收账款账面原值5000元,坏账准备500元,净值4500元。评估时确定其回收风险损失率20%,审计机构确定的坏账准备为800元,该应收账款的评估值接近于( )
- A.3600元
- B.3700元
- C.4000元
- D.4500元
- A.52.78万元
- B.56.86万元
- C.72.38万元
- D.77.27万元
- A.每股股票的票面金额
- B.每股股票在公司财务账单上所表现的净值
- C.股票的买卖价格
- D.股票发行企业未来收益状况.
- A.100万元
- B.100.025万元
- C.100.05万元
- D.200万元
- A.100万元
- B.117.5万元
- C.140万元
- D.157.5万元
- A.不完整性
- B.共益性
- C.弱对应性
- D.虚拟性
- A.600万元
- B.605万元
- C.610万元
- D.620万元
- A.22.5万元
- B.30万元
- C.75万元
- D.225万元
- A.无形资产的传播面
- B.无形资产的技术更新周期
- C.无形资产的使用价值
- D.使用无形资产的产品的销量
- A.房地产能够正常使用
- B.房地产具有客观收益
- C.土地价格能够用市场法求得
- D.土地价格能够用成本逼近法求得
- A.土地价格的上涨性
- B.土地价格构成的复杂性
- C.土地经济地理位置的可变性
- D.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
- A.土地的非再生性
- B.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 C.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 D.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 A.29.16万元
- B.32.O8万元
- C.58.32万元
- D.64.15万元
- A.11.89万元
- B.12.96万元
- C.13.90万元
- D.14.32万元
- A.15万元
- B.17万元
- C.32万元
- D.35万元
- A.宏观鉴定
- B.微观鉴定
- C.判断性鉴定
- D.统计性鉴定
- A.折现率越高,评估价值越低
- B.折现率越高,评估价值越高
- C.折现率越高,评估价值不变
- D.折现率与评估价值无关
- A.无形资产
- B.企业价值
- C.土地
- D.专用设备
- A.全新资产
- B.旧资产
- C.与被估资产新旧程度相同的资产
- D.既可以是全新资产,也可以是旧资产
- A.均采用现时价格
- B.均采用现时技术
- C.均采用现时设计
- D.均采用现时标准
- A.必须根据评估的特定目的选择适用的价值类型和方法
- B.特定的资产业务可以采用多种价值类型
- C.特定的资产业务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
- D.评估的特定目的必须与价值类型相匹配
- A.贡献原则
- B.替代原则
- C.预期原则
- D.最佳使用原则
- A.商标
- B.商誉
- C.专有技术
- D.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