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实地盘存制
- 9
-
留存收益
- 10
-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 11
-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 A.职工工资
- B.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 C.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
- D.支付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800元
- E.购买价值100元的办公用品
- A.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B.出售固定资产所收到的现金
- C.取得短期股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 D.分配股利所支付的现金
- E.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所收到的现金
- A.用资本公积补亏
- B.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后利润补亏
- C.用盈余公积补亏
- D.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前利润补亏
- E.用注册资本补亏
- A.办公用房产
- B.已出租的建筑物
- C.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 D.生产用厂房
- E.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 A.暂停资本化
- B.由会计人员判断
- C.停止资本化
- D.继续资本化
- A.预付账款
- B.应付账款
- C.其他应付款
- D.其他应收款
- E.应收账款
- A.应付税款法
- B.纳税影响会计法
- C.纳税调整法
- D.递延法
- E.债务法
- A.收到的税费返还款
- B.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C.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
- D.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A.大于95%但小于l00%
- B.大于80%但小于或等于90%
- C.大于75%但小于或等于95%
- D.大于60%但小于100%
- A.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 B.向投资者分配股票股利
- C.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D.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A.委托方交付商品时
- B.受托方销售商品时
- C.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时
- D.委托方收到货款时
- A.根据银行对账单记录的金额入账
- B.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同时入账
- C.根据银行对账单编制自制凭证入账
- D.待结算凭证到达后入账
- A.物理损耗
- B.有形损耗
- C.无形损耗
- D.化学损耗
- A.收款法
- B.销售法
- C.生产法
- D.完工法
- A.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 B.固定资产重置价值
- C.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D.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A.10 700元
- B.11 500元
- C.11 583元
- D.11 700元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财务费用
- D.销售费用
- A.银行存款
- B.应收票据
- C.其他货币资金
- D.应收账款
- A.上期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鉴于其可变现净值继续降低,本期追加计提跌价准备
- B.鉴于本期经营状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数总和法改为直线法
- C.鉴于某项无形资产已无任何价值,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转销
- D.鉴于当期现金状况不佳,将原来采用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改为分配股票股利
- A.可比性
- B.相关性
- C.可靠性
- D.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