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教育学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 )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

  • A.文献检索
  • B.形成研究假设
  • C.选择研究课题
  • D.制定研究计划
17

( )是教育观察法的核心环节,观察的质量对课题研究的质量甚至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 A.观察设计
  • B.撰写观察报告
  • C.实施观察
  • D.选取观察对象
19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求助于同伴。这种学习策略是( )。

  • A.努力管理策略
  • B.学业求助策略
  • C.精细加工策略
  • D.组织策略
23

采用对偶故事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 A.皮亚杰
  • B.柯尔伯格
  • C.弗洛伊德
  • D.班杜拉
25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 A.陶行知
  • B.廖世承
  • C.杨贤江
  • D.潘菽
26

1918年,英国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的法案是( )。

  • A.《巴特勒法案》
  • B.《巴尔福教育法》
  • C.《费舍教育法》
  • D.《福斯特教育法》
27

下列哪个法案的精神是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的三条办学原则( )。

  • A.《阿斯蒂埃法》
  • B.《富尔法案》
  • C.《费舍教育法》
  • D.《教育改革法》
29

19世纪,美国中等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 )。

  • A.文科中学
  • B.文实中学
  • C.公立中学
  • D.文法学校
30

被誉为“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的教育家是( )。

  • A.洛克
  • B.夸美纽斯
  • C.赫尔巴特
  • D.裴斯泰洛齐
31

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论既源于他对兴趣活动的认识,也源自他对儿童在学习中思维状态的认识。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活动包括( )四个环节。

  • A.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 B.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 C.注意、期待、相关、集中
  • D.明了、联合、提示、巩固
33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其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

  • A.家庭教育、礼文教育、侍从教育
  • B.家庭教育、侍从教育、礼文教育
  • C.礼文教育、家庭教育、护卫教育
  • D.家庭教育、礼仪教育、侍从教育
36

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 )。

  • A.陶行知
  • B.陈鹤琴
  • C.晏阳初
  • D.梁漱溟
37

下列中不属于抗大校训的是( )。

  • A.严肃
  • B.活泼
  • C.紧张
  • D.活跃
38

严复提倡的三育论不包括( )。

  • A.智育
  • B.体育
  • C.德育
  • D.美育
39

近代中国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是( )。

  • A.蔡元培
  • B.梁启超
  • C.严复
  • D.康有为
40

中国近代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级学制是( )。

  • A.壬戌学制
  • B.壬寅学制
  • C.癸卯学制
  • D.壬子一癸丑学制
4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大学区制”,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是( )。

  • A.教育独立说
  • B.教授治校
  • C.沟通文理
  •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42

下列不属于唐朝科举考试的类型的是( )。

  • A.玄举
  • B.武举
  • C.制科
  • D.常科
44

下列关于孔子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重视道德教育
  • B.重视军事
  • C.重视文事
  • D.重视社会人事
45

孔子提出的“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 A.导向性原则
  • B.疏导性原则
  • C.知行统一原则
  • D.因材施教的原则
46

教师的教育机制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 A.创造性
  • B.复杂性
  • C.长期性
  • D.示范性
47

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含的四个阶段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 ),且其他步骤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 A.确定课程目标
  • B.选择课程内容
  • C.组织课程内容
  • D.评价课程
48

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中的( )。

  • A.比较法
  • B.榜样示范法
  • C.品德修养指导法
  • D.品德评价法
49

法国1956年议会立法文件中首次使用了( )。

  • A.学会关心
  • B.学会生存
  • C.学会学习
  • D.终身教育
50

义务教育的特点不包括( )。

  • A.自主性
  • B.免费性
  • C.公共性
  • D.强迫性
51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 A.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 B.教育怎样培养人
  • C.教育的制度
  • D.教育为谁服务
52

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者是( )。

  • A.庄子
  • B.韩非子
  • C.荀子
  • D.孟子
53

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

  • A.科技水平
  • B.文化背景
  • C.社会制度
  • D.生产力发展水平
54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 )。

  • A.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 B.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C.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 D.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56

下列属于学校教育的隐性功能的是( )。

  •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 B.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 C.照管学生的功能
  • D.传承文化的功能
57

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方式进行教育研究的教育学流派是( )。

  • A.实验教育学
  • B.文化教育学
  • C.批判教育学
  • D.实用主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