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假装理解任务
- B.对他人行为预测的任务
- C.表征变化任务
- D.意外地点任务
- A.对话言语的发展
- B.连贯言语的发展
- C.独白言语的发展
- D.内部言语的发展
- A.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 B.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 C.直觉行动性思维开始消失
- D.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 A.5~6岁
- B.9~10岁
- C.13~14岁
- D.17~18岁
- A.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
- B.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言语攻击
- C.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关系攻击
- D.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强
- A.性别认同
- B.性别角色认同
- C.性别角色标准
- D.性别偏爱
- A.2岁左右
- B.4岁左右
- C.6岁左右
- D.8岁左右
- A.延迟满足实验
- B.访谈法
- C.调查法
- D.观察法
- A.能够理解二级信念
- B.获得了复制式心理理论
- C.获得了解释性心理理论
- D.获得了人格特质的概念
- A.前道德阶段
- B.他律阶段
- C.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 D.道德实在论阶段
- A.前道德阶段
- B.他律阶段
- C.自律阶段
- D.后道德阶段
- A.幼儿的记忆容量增加迅速,到幼儿末期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水平
- B.幼儿时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
- C.幼儿时期的儿童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 D.幼儿时期的儿童不能主动自觉地采用记忆策略
- A.3~5岁
- B.5~7岁
- C.7~10岁
- D.10~12岁
- 14
-
儿童最先掌握的句子类型是
- A.陈述
- B.疑问句
- C.祈使
- D.感叹句
- A.从以使用简单句为主到复合句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 B.从掌握陈述句到能够使用多种形式的句子
- C.从开始使用无修饰语的句子到能够使用有简单修饰语和复杂修饰语的句子
- D.从不能把语法当做认识对象到能把语法当做认识对象
- A.词汇数量的增加
- B.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 C.词类范围的扩大
- D.积极词汇的增长
- A.婴儿期
- B.幼儿期
- C.小学阶段
- D.中学阶段
- A.象征性游戏
- B.练习性游戏
- C.结构游戏
- D.规则游戏
- A.精力过剩说
- B.生活准备说
- C.成熟说
- D.复演说
- A.游戏中既有同化,也有顺应
- B.游戏中主要是同化
- C.游戏中主要是顺应
- D.游戏中既无同化也无顺应
- A.精力过剩说
- B.生活准备说
- C.成熟说
- D.复演说
- A.觉醒-寻求理论
- B.元交际理论
- C.认知动力说
- D.机能快乐说
- A.a波与θ波逐渐增加
- B.a波与θ波逐渐减少
- C.a波逐渐增加,θ波逐渐减少
- D.a波逐渐减少,θ波逐渐增加
- A.幼儿的兴奋机能和抑制机能都在增强
- B.幼儿的兴奋机能在增强,幼儿的抑制机能在减弱
- C.幼儿的兴奋机能和抑制机能都在减弱
- D.幼儿的兴奋机能在减弱,幼儿的抑制机能在增强
- A.由30%增长到50%
- B.由50%增长到70%
- C.由70%增长到90%
- D.由90%增长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