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利用内幕信息买卖有相关关系的上市公司股票;
- B.挪用公款和客户资金买卖股票;
- C.用个人消费贷款(如住房、汽车贷款)买卖股票
- D.用个人结余资金买卖股票
- E.用家属个人储蓄存款
- A.银行汇票
- B.本票
- C.人民币储蓄销户
- D.汇兑
- E.支票
- A.向关联方融出资金或转移财产
- B.为关联方提供担保
- C.以股东持有的本公司股权作为质押进行融资
- D.与关联方开展交易
- A.直接催收
- B.诉讼(仲裁)追偿
- C.委托第三方追偿
- D.破产清偿
- E.间接催收
- A.营业网点要明示客户投诉电话
- B.与保险公司共同建立应对预案
- C.加强与媒体的沟通
- D.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 E.销售人员回避
- A.基本指标法
- B.标准法
- C.高级计量法
- D.以上三项都不对
- A.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完成重新登记三年以上
- B.注册资本不低于五亿元人民币,并且最近三年年末的净资产不低于五亿元人民币
- C.自营业务资产状况和流动性良好,符合有关监管要求
- D.原有存款性负债业务全部清理完毕,没有发生新的存款性负债或者以信托等业务名义办理的变相负债业务
- E.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营业绩,到期信托项目全部按合同约定顺利完成,没有挪用信托财产的不良记录,并且最近三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 A.不在不当时间和地点谈论工作话题
- B.不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不应该知道该项信息的内部人员提及内幕信息
- C.不违反有关规定,将内幕信息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告知自己的亲友
- D.按照内部秘密信息保管规定妥善保管涉及内幕信息的文件和电子文档
- A.信托财产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 B.信托资金使用方的财务状况严重恶化
- C.信托计划的担保方不能继续提供有效的担保
- D.信托财产可能产生经营风险
- E.信托财产不能产生收益
- A.发起设立
- B.募集设立
- C.公开设立
- D.非公开设立
- A.风险管理概况
- B.信用风险管理
- C.市场风险管理
- D.操作风险管理
- E.其他风险管理
- A.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注册资本及主营业务
- B.股权结构
- C.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 D.财务状况、担保情况及关联交易
- A.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
- B.并表范围
- C.资本、资本充足率
- D.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 A.区域
- B.行业
- C.品种
- D.国别
- E.客户群
- A.机构更名
- B.营业地址(仅限于清算代码)变更
- C.许可证破损
- D.许可证遗失
- A.发生群体性事件、重大投诉等重大事件
- B.挪用客户资金或资产
- C.投资交易对手或其他信用关联方发生重大信用违约事件,可能造成理财产品重大亏损
- D.理财产品出现重大亏损
- 37
-
土地使用权属于()。
- A.用益物权
- B.担保物权
- C.自物权
- D.他物权
- A.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性
- B.审查汇票的到期日
- C.有关人员的合法身份证明
- D.再进行一次查询
- A.法律风险
- B.政策风险
- C.操作风险
- D.道德风险
- A.回扣
- B.佣金
- C.手续费
- D.礼品
- A.风险原则
- B.真实原则
- C.审慎原则
- D.安全原则
- E.动态原则
- A.股票/债券
- B.金银珠宝
- C.契约文件
- D.银行存折确认
- A.机构客户与境外交易对手双方的信用风险
- B.所交易的衍生产品的市值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 C.境内外交易适用不同法律的风险
- D.声誉风险
- A.频率
- B.方式
- C.范围
- D.方案
- A.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
- B.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
- C.增加或缩减授信
- D.展期
- A.从业人员
- B.客户
- C.交易对手
- D.有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
- E.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
- A.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
- B.信用证保证金
- C.远期结售汇保证金
- D.大宗商品交易保证金
- E.黄金交易保证金
- A.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账户
- B.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账户透支
- C.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 D.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 E.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 A.董事
- B.监事
- C.高级管理人员
- D.股东
- E.工会主任确认
- A.内部投入使用前全面验证
- B.定期持续监控
- C.内部投入使用后抽样验证
- D.内部投入使用后全面验证
- 51
-
内部控制评价采取()。
- A.描述制
- B.评分制
- C.加分制
- D.加分和评分制
- A.正常
- B.关注
- C.次级
- D.可疑
- A.商业银行的内部人
- B.商业银行的主要自然人股东
- C.商业银行的内部人和主要自然人股东的近亲属
- D.商业银行的内部人和主要自然人股东的朋友
- A.0.25
- B.0.2
- C.0.3
- D.0.15
- A.无故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
- B.违反票据承兑等结算业务规定,不予兑现,不予收付入账,压单、压票或者违反规定退票的
- C.非法查询、冻结、扣划个人储蓄存款或者单位存款的
- D.未经批准买卖、代理买卖外汇的
- 56
-
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裁决()
- A.行政机关对行政纠纷的裁决
- B.人民法院对行政纠纷的裁决
- C.行政机关对特定民事纠纷的裁决
- D.行政机关对行政区域边界纠纷的裁决
- A.2
- B.5
- C.10
- D.20
- A.收付记账法
- B.借贷记账法
- C.增减记账法
- D.以上都不对
- A.银行
- B.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机构
- C.信用社
- D.政府
- A.4%
- B.6%
- C.10%
- D.8%
- A.相同
- B.无关
- C.相反
- D.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 A.中国人民银行
- B.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C.财务公司协会
- D.以上都是
- A.0.5
- B.0.6
- C.0.7
- D.0.8
- A.0.01
- B.0.02
- C.0.05
- D.0.08
- A.3
- B.2
- C.5
- D.1
- A.保证收益理财计划
- B.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
- C.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
- D.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
- A.应收融资余额
- B.已担保余值
- C.或有租金
- D.保证金
- A.风控优先
- B.内控优先
- C.利润最大化
- D.不发生风险
- A.行业定位
- B.工资调整
- C.技术状况
- D.产品定位
- A.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
- B.董事会
- C.监事会
- D.职代会
- E.工会
- A.民事诉讼
- B.取消监管
- C.拒绝监管
- D.赔偿要求
- A.推介前
- B.推介后
- C.成立前
- D.成立后
- A.监事会
- B.高级管理层
- C.董事会
- D.内部审计部门
- A.合法权益
- B.取款自由
- C.存款秘密
- D.存款本金
- A.关注
- B.次级
- C.可疑
- D.损失
- A.市场风险
- B.信用风险
- C.操作风险
- D.国家风险
- A.1/4,1/3
- B.1/4,1/2
- C.1/3,1/2
- D.1/5,1/4
- A.1
- B.2
- C.3
- D.4
- A.5
- B.6
- C.8
- D.10
- A.半个月
- B.1个月
- C.2个月
- D.3个月
- A.出票日
- B.到期日
- C.承兑日
- D.付款日
- A.业务不合规
- B.操作风险
- C.内部控制不完善
- D.其他
- A.财务分析与规划
- B.投资建议
- C.个人投资产品推介
- D.对储蓄存款产品和信贷产品进行的一般性业务咨询活动
- A.可转换公司债券
- B.国际债券
- C.优先股
- D.国库券
- A.现金备付额
- B.存款备付金
- C.准备金
- D.汇兑资金
- A.分类
- B.统一
- C.分级
- D.表内
- A.保险公司总公司或其授权的分公司
- B.保险公司分支机构
- C.银行代理网点
- D.销售人员
- A.无效
- B.丰富
- C.有效
- D.完整
- A.如果和为1,则两数必然都是1
- B.如果和为0,则两数必然都为0
- C.如果和为0,则两数中可能有一个为1
- D.如果和为1,则两数中至少有一个为0
- A.保本微利
- B.协商一致
- C.公开透明
- D.商业可持续
- A.我们要在重视效率的前提下,兼顾公平
- B.我们首先要重视公平
- C.我们要坚持效率优先
- D.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永远不可能得到正确解决
- A.等于
- B.长于
- C.短于
- D.以上都不对
- A.原告
- B.被告
- C.第三人
- D.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
- 94
-
行政许可法属于()。
- A.法律
- B.地方法规
- C.法规
- D.部门规章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既遂
- C.犯罪未遂
- D.犯罪中止
- A.风险管理部门
- B.高级管理层
- C.合规部门
- D.授信部门
- A.认识你的业务
- B.认识你的风险
- C.认识你的客户
- D.认识你的交易对手
- A.风险
- B.收益
- C.客户
- D.政策
- A.半
- B.一
- C.二
- D.三
- A.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 B.国有独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 C.银行类金融机构
- D.非银行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