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疫苗的品种;
- B.疫苗的作用;
- C.疫苗的禁忌;
- D.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 A.候种室(宣传教育、反应观察);
- B.预诊室(登记、询问、体检、应急);
- C.接种室(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单独设室或台);
- D.资料室。
- A.疫苗接种价格;
- B.注射器生产商;
- C.疫苗的储存方式;
- D.发生异常反应补偿方式。
- A.棉球杯;
- B.血压计;
- C.1:1000肾上腺素;
- D.自毁型注射器回收用安全盒及污物桶;
- A.听诊器;
- B.治疗盘;
- C.压舌板;
- D.治疗车;
- A.2%碘酒
- B.75%乙醇;
- C.无菌干棉球或棉签;
- D.体温表;
- A.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 B.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 C.第二类疫苗的接种价格;
- D.咨询和投诉电话。
- A.冷藏车和疫苗运输工具;
- B.冷库和冰箱;
- C.疫苗冷藏箱和冷藏包、冰排;
- D.安置设备的房屋。
- A.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 B.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 C.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 D.以上均对。
- A.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 B.制订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藏。
- C.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建卡,给予接种或补种。
- D.开展接种率常规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工作。
- E.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 F.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
- G.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 A.麻疹疫苗
- B.麻风疫苗
- C.麻腮疫苗
- D.麻腮风疫苗
- A.流感疫苗
- B.钩体疫苗
- C.炭疽疫苗
- D.出血热疫苗(双价)
- A.百白破疫苗
- B.甲肝疫苗
- C.流脑疫苗
- D.乙脑疫苗
- A.15
- B.30
- C.60
- D.90
- A.卡介苗
- B.麻疹疫苗
- C.白破疫苗
- D.A+C流脑疫苗
- A.省、设区的市级医学会
- B.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C.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D.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A.5
- B.10
- C.14
- D.30
- A.2
- B.3
- C.5
- D.7
- A.3
- B.5
- C.7
- D.9
- A.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B.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
- C.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D.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
-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 B.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 C.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 D.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B.市级以上医学会
- C.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D.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A.1998年
- B.2002年
- C.2004年
- D.2005年
- A.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的
- B.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 C.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D.原因复杂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A.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 B.是指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影响生理过程;
- C.是指受种者原患有慢性疾病,在预防接种后立即引起加重或急性复发;
- D.以上都是
- A.具有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 B.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
- C.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
- D.以上都是
- A.传染源
-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 D.易感人群
- 32
-
被狗等动物咬伤后应( )
- A.立即到医疗机构处理伤口
- B.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狂犬疫苗
- C.A+B
- D.以上都不是
- A.保证一定的营养,改善生活环境
- B.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C.A+B
- D.接种疫苗
- A.1989年2月21日
- B.2004年12月1日
- C.1989年3月21日
- D.2002年12月1日
-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
-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C.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A.接种单位应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 B.接种单位应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 C.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 D.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并只需要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A.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 B.省、自治区、直辖市CDC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D.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38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疫苗及其有关材料可以采取查封. 扣押的措施,并在( )内作出处理决定;疫苗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 )内作出处理决定。( )
- A.15日,15日
- B.7日,7日
- C.7日,15日
- D.15日,7日
- A.8章75条
- B.8章74条
- C.8章72条
- D.8章73条
- A.2005年3月16日
- B.2005年4月16日
- C.2005年6月1日
- D.2005年7月1日
- A.0,3,7天各接种1剂量
- B.0,3, 7,14天各接种1剂量
- C.0,3天各接种1剂量
- D.全程接种
- A.0,3,7天各接种1剂量
- B.0,3,7,14天各接种1剂量
- C.0,3天各接种1剂量
- D.全程接种
- A.3天内
- B.5天内
- C.7天内
- D.14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