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员船舶操纵题库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电动液压舵机的舵性具有()的特点。

  • A.来得慢,回得快
  • B.来得快,回得慢
  • C.来得慢,回得也慢
  • D.来得快,回得也快
2

船舶在港内操纵时,可通过()来提高舵效。

  • A.提高船速
  • B.减弱伴流
  • C.提高流速
  • D.先降速再提高螺旋桨转速
3

关于艉流螺旋性效应横向力作用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车时,作用在舵上;倒车时,作用在螺旋桨上
  • B.进车时,作用在舵上;倒车时,作用在船体上
  • C.进车时,作用在螺旋桨上;倒车时,作用在船体上
  • D.进车时,作用在螺旋桨上;倒车时,作用在舵上
5

关于船尾线型斜流效应横向力的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船舶低速前进时,该力较大
  • B.船舶低速后退时,该力较大
  • C.船舶高速前进时,该力较大
  • D.船舶高速后退时,该力较大
6

离码头前,必须掌握本船的操纵性能等,船长还应亲自到现场了()。

  • A.锚的情况
  • B.系缆情况
  • C.泊位情况
  • D.锚、系缆、泊位情况
8

锚的抓力大小决定于:()。

  • A.锚型、锚重、锚杆的仰角、抛锚方法
  • B.底质、水底地形、出链长度、水深
  • C.船舶的排水量和风、流、浪等外力的大小
  • D.A和B正确
9

关于吊拖船队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顶推船队抗浪能力强
  • B.在紧急避碰时可以采用倒车制动
  • C.比顶推船队操纵性能优越
  • D.最适合于港内运输
11

对于前进中的船队而言,船队()船产生的首部高压区,使()的压差阻力减小。

  • A.前排驳/前排驳
  • B.后排驳/后排驳
  • C.前排驳/后排驳
  • D.后排驳/前排驳
12

顶流、吹拢风,系浮船有开锚在外,如使用拖船拖首驶离,备车完毕后,应:()。

  • A.先系好拖缆,解尾单头缆,留回头缆,然后解首单头缆
  • B.先解首单头缆,再系好拖缆
  • C.先解尾单头缆,再解首单头缆
  • D.先留回头缆,再系拖缆
13

船舶重心一般约在:()。

  • A.船中
  • B.船中稍前
  • C.船中稍后
  • D.接近转心
14

船舶倒车操右舵时,吸力效应横向力使()。

  • A.船尾向右,船首左转
  • B.船尾向左,船首右转
  • C.船艏艉均不转
  • D.以上都错误
15

利用首倒缆开尾倒车驶离时,对首倒缆的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倒缆应选取强度大、质量好的钢丝缆
  • B.首倒缆的出缆方向与艏艉线的夹角力求最大
  • C.甩尾操作时,应用微进或慢进车,并注意不使首倒缆突然受力
  • D.首倒缆的出缆长度不宜过短
16

会直接产生船吸作用的两船间距是:()。

  • A.两船船长之和的一半
  • B.小于两船船长之和
  • C.小于两船船长之和的2倍
  • D.小于两船船长之和的3倍
17

航行中的顶推船队发生舵机失灵时,首先应()。

  • A.停车
  • B.报告船长并通知机舱备车
  • C.通知驳船帮舵
  • D.抛锚
18

采用()方式可以提高顶推船队的抗浪能力。

  • A.天平式顶推
  • B.梭形顶推
  • C.空心顶推
  • D.燕式顶推
20

岸推岸吸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越近岸壁航行越明显
  • B.船舶吃水越小越明显
  • C.航速越快越明显
  • D.船舶长度越长越明显
21

岸推岸吸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越近岸壁航行越明显
  • B.船舶吃水越小越明显
  • C.航速越快越明显
  • D.船舶长度越长越明显
22

电动液压舵机的舵性具有()的特点。

  • A.来得慢,回得快
  • B.来得快,回得慢
  • C.来得慢,回得也慢
  • D.来得快,回得也快
24

船舶倒车操右舵时,吸力效应横向力使()。

  • A.船尾向右,船首左转
  • B.船尾向左,船首右转
  • C.船艏艉均不转
  • D.以上都错误
25

关于吊拖船队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顶推船队抗浪能力强
  • B.在紧急避碰时可以采用倒车制动
  • C.比顶推船队操纵性能优越
  • D.最适合于港内运输
26

采用()方式可以提高顶推船队的抗浪能力。

  • A.天平式顶推
  • B.梭形顶推
  • C.空心顶推
  • D.燕式顶推
27

航行中的顶推船队发生舵机失灵时,首先应()。

  • A.停车
  • B.报告船长并通知机舱备车
  • C.通知驳船帮舵
  • D.抛锚
29

对于前进中的船队而言,船队()船产生的首部高压区,使()的压差阻力减小。

  • A.前排驳/前排驳
  • B.后排驳/后排驳
  • C.前排驳/后排驳
  • D.后排驳/前排驳
30

顶流、吹拢风,系浮船有开锚在外,如使用拖船拖首驶离,备车完毕后,应:()。

  • A.先系好拖缆,解尾单头缆,留回头缆,然后解首单头缆
  • B.先解首单头缆,再系好拖缆
  • C.先解尾单头缆,再解首单头缆
  • D.先留回头缆,再系拖缆
31

关于船队运输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船队运输与单船运输相比较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
  • B.驳船造价低,制造较容易,调度灵活
  • C.拖船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 D.能满足大宗货物运输和减小航道中船舶密度,改善航行秩序
33

锚的抓力大小决定于:()。

  • A.锚型、锚重、锚杆的仰角、抛锚方法
  • B.底质、水底地形、出链长度、水深
  • C.船舶的排水量和风、流、浪等外力的大小
  • D.A和B正确
34

船舶在港内操纵时,可通过()来提高舵效。

  • A.提高船速
  • B.减弱伴流
  • C.提高流速
  • D.先降速再提高螺旋桨转速
35

利用首倒缆开尾倒车驶离时,对首倒缆的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倒缆应选取强度大、质量好的钢丝缆
  • B.首倒缆的出缆方向与艏艉线的夹角力求最大
  • C.甩尾操作时,应用微进或慢进车,并注意不使首倒缆突然受力
  • D.首倒缆的出缆长度不宜过短
36

关于艉流螺旋性效应横向力作用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车时,作用在舵上;倒车时,作用在螺旋桨上
  • B.进车时,作用在舵上;倒车时,作用在船体上
  • C.进车时,作用在螺旋桨上;倒车时,作用在船体上
  • D.进车时,作用在螺旋桨上;倒车时,作用在舵上
37

离码头前,必须掌握本船的操纵性能 等,船长还应亲自到现场了()。

  • A.锚的情况
  • B.系缆情况
  • C.泊位情况
  • D.锚、系缆、泊位情况
39

会直接产生船吸作用的两船间距是:()。

  • A.两船船长之和的一半
  • B.小于两船船长之和
  • C.小于两船船长之和的2倍
  • D.小于两船船长之和的3倍
40

关于船尾线型斜流效应横向力的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船舶低速前进时,该力较大
  • B.船舶低速后退时,该力较大
  • C.船舶高速前进时,该力较大
  • D.船舶高速后退时,该力较大
41

船舶在港内操纵时,可通过()来提高舵效。

  • A.提高船速
  • B.减弱伴流
  • C.提高流速
  • D.先降速再提高螺旋桨转速
42

船舶重心一般约在:()。

  • A.船中
  • B.船中稍前
  • C.船中稍后
  • D.接近转心
43

顶流、吹拢风,系浮船有开锚在外,如使用拖船拖首驶离,备车完毕后,应:( )。

  • A.先系好拖缆,解尾单头缆,留回头缆,然后解首单头缆
  • B.先解首单头缆,再系好拖缆
  • C.先解尾单头缆,再解首单头缆
  • D.先留回头缆,再系拖缆
44

关于船尾线型斜流效应横向力的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船舶低速前进时,该力较大
  • B.船舶低速后退时,该力较大
  • C.船舶高速前进时,该力较大
  • D.船舶高速后退时,该力较大
45

会直接产生船吸作用的两船间距是:()。

  • A.两船船长之和的一半
  • B.小于两船船长之和
  • C.小于两船船长之和的2倍
  • D.小于两船船长之和的3倍
47

关于船队运输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船队运输与单船运输相比较具 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
  • B.驳船造价低,制造较容易,调度灵活
  • C.拖船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 D.能满足大宗货物运输和减小航道中船舶密度,改善航行秩序
48

岸推岸吸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越近岸壁航行越明显
  • B.船舶吃水越小越明显
  • C.航速越快越明显
  • D.船舶长度越长越明显
49

电动液压舵机的舵性具有()的特点。

  • A.来得慢,回得快
  • B.来得快,回得慢
  • C.来得慢,回得也慢
  • D.来得快,回得也快
50

锚的抓力大小决定于:()。

  • A.锚型、锚重、锚杆的仰角、抛锚方法
  • B.底质、水底地形、出链长度、水深
  • C.船舶的排水量和风、流、浪等外力的大小
  • D.A和B正确
51

船舶倒车操右舵时,吸力效应横向力使()。

  • A.船尾向右,船首左转
  • B.船尾向左,船首右转
  • C.船艏艉均不转
  • D.以上都错误
52

船舶重心一般约在:()。

  • A.船中
  • B.船中稍前
  • C.船中稍后
  • D.接近转心
53

离码头前,必须掌握本船的操纵性能等,船长还应亲自到现场了()。

  • A.锚的情况
  • B.系缆情况
  • C.泊位情况
  • D.锚、系缆、泊位情况
55

采用()方式可以提高顶推船队的抗浪能力。

  • A.天平式顶推
  • B.梭形顶推
  • C.空心顶推
  • D.燕式顶推
56

关于吊拖船队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顶推船队抗浪能力强
  • B.在紧急避碰时可以采用倒车制动
  • C.比顶推船队操纵性能优越
  • D.最适合于港内运输
57

关于艉流螺旋性效应横向力作用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车时,作用在舵上;倒车时,作用在螺旋桨上
  • B.进车时,作用在舵上;倒车时,作用在船体上
  • C.进车时,作用在螺旋桨上;倒车时,作用在船体上
  • D.进车时,作用在螺旋桨上;倒车时,作用在舵上
58

航行中的顶推船队发生舵机失灵时,首先应()。

  • A.停车
  • B.报告船长并通知机舱备车
  • C.通知驳船帮舵
  • D.抛锚
61

对于前进中的船队而言,船队()船产生的首部高压区,使()的压差阻力减小。

  • A.前排驳/前排驳
  • B.后排驳/后排驳
  • C.前排驳/后排驳
  • D.后排驳/前排驳
62

利用首倒缆开尾倒车驶离时,对首倒缆的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倒缆应选取强度大、质量好的钢丝缆
  • B.首倒缆的出缆方向与艏艉线的夹角力求最大
  • C.甩尾操作时,应用微进或慢进车,并注意不使首倒缆突然受力
  • D.首倒缆的出缆长度不宜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