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练习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符合4个月左右的婴儿学习交际规则的是()。

  • A.发音台皂力的发展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
  • B.对成人的话语逗弄给予语音应答
  • C.根据当前的语境和已有的经验猜测语词的意思
  • D.当成人与婴儿的一段轮流对话结束后,婴儿会发一个或几个音来主动地引起另一段对话
  • E.不具各保持同一话题的能力
2

自适应滤波器通常在功能上可分为()。

  • A.实现对信号滤波
  • B.控制滤波器系数更新
  • C.提高增益
  • D.抑制可能出现的反馈啸叫
  • E.提高言语理解能力
3

人类的听觉发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 A.听觉察知
  • B.听觉分辨
  • C.听觉识别
  • D.听觉记忆
  • E.听觉理解
4

被试者听到言语信号后的反应方式包括()。

  • A.在封闭项测试中,以听声指认图片或玩具、实物等的方式反应
  • B.在封闭项测试中,以听声复述的方式反应
  • C.在开放项测试中,以听声复述的方式反应
  • D.在开放项测试中,以听声指认图片或玩具、实物等的方式反应
  • E.无论在封闭项测试还是开放项测试中,均以听声复述的方式反应
5

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性训练包括()。

  • A.复句训练
  • B.对话训练
  • C.复述故事训练
  • D.朗诵训练
  • E.词语训练
6

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 A.对交际对象本身特征的敏感性
  • B.对词义的掌握由大概到逐步精确
  • C.对实际交际情景变化的敏感性
  • D.自我为中心语言相对较多
  • E.对交际对象反馈的敏感性
7

视觉强化测听操作之前,需要检查的设备哪些状态()。

  • A.听力计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校准
  • B.测听室内声场应每天核准扬声器输出值并定期校准
  • C.检查各种设备的按钮接触是否良好
  • D.检查耳机和扬声器是否有声音输出,并随强度旋钮的变化而变化
  • E.检查视觉强化灯箱的灯是否正常发光,玩具转盘是否旋转,玩具有无损坏
8

对比目前婴幼儿听力损失评定的手段,其中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的优点是()。

  • A.可在睡眠下进行
  • B.测听结果客观可重复
  • C.台皂够分别测出各频率听力损失
  • D.能够很好地利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 E.在清醒状态下对婴幼儿听觉通路完整性进行评估并得到各频率听力损失情况
9

下列不属于二级语言能力发展阶段测试内容的是()。

  • A.对孩子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如“爸爸”“妈妈”“拿”“走”等,鼓励其模仿发音,如果孩子能模仿1~2个音,即为通过
  • B.在孩子面前逐一出示他熟悉的家人、亲戚朋友的照片4~5张,如果孩子能够对应说出亲属的称谓,即便发音不清楚,也算通过
  • C.给孩子出示8件常见的物品,无须提示,孩子能正确地说出8件物品的名称,即为通过
  • D.先把一个玩具放到孩子的手里,然后对他说“把……给我”,但不要伸手去拿。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能把玩具送到说话人的手里并能主动放手,即为通过
  • E.大人对孩子说“再见”或“欢迎”后,示意孩子用手势表示,如果孩子不是即时模仿而自己就能够用手势表示“欢迎”或“再见”即为通过
10

成年人的助听器适应性训练有()。

  • A.心理的适应
  • B.对改变原来听觉习惯的适应
  • C.佩戴时间的适应
  • D.对声音强度的适应
  • E.佩戴环境的适应
11

下列属于成人佩戴助听器心理适应的是()。

  • A.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质量与原来认识的声音右了区别,一下子不能习惯
  • B.在助听器验配前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耳聋和近视都是人人可能遇到的问题
  • C.助听器只起到“助听”的作用,起不到代替听觉器官的作用
  • D.每天从佩戴1~2h开始,逐渐延长到整天都戴
  • E.开始时应先将音量设置为低于正常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大音量
12

声导抗仪需校准的部分有()。

  • A.压力系统
  • B.探测音
  • C.声反射刺激声
  • D.声导抗值
  • E.定时器
13

听障儿童词语训练的方法包括()。

  • A.要在听障儿童经常接触日常事物的过程中、活动中学习生活方面的名词和动词
  • B.通过听障儿童的亲身体验来学习表达感知方面的词汇
  • C.按照句型由简单到复杂
  • D.简单陈述句、祈使旬的训练取得一定进展以后,即可教疑问句
  • E.教给基本词,在其了解之后再教个别词
14

助听器声反馈原理是()。

  • A.麦克风的拾音区域与受话器的放音区域未能完全隔离
  • B.系统中某些频率的声音(信号)过强
  • C.放大电路增益过高而在某一个频率上引起了共振
  • D.提升麦克风的增益时,这些过强的频率率先到达声反馈所需要的强度条件
  • E.经过放大的声音又返回到麦克风
15

印模取样时牵拉耳郭的方向正确的是()。

  • A.成人向上、向外拉
  • B.成人向下、向外拉
  • C.成人向后、向下拉
  • D.幼儿向后、向下拉
  • E.幼儿向上、向外拉
16

真耳分析的主要测试方法有()。

  • A.替代法
  • B.比较法
  • C.递增法
  • D.声压法
  • E.非标准化的同侧比较法
17

下列属于口语萌芽阶段训练任务的是()。

  • A.已能讲单词句
  • B.能讲一些双词句
  • C.发展语言悟性能力
  • D.理解更多的字词和句子
  • E.能理解成人的许多句子,并能进行? 简单的交流
18

下列属于听障儿童在视觉方面需学会分辨的是()。

  • A.“远、近”
  • B.“粗、细”
  • C.“胖、瘦”
  • D.“甜、苦、酸”
  • E.“软、硬”
19

关于3岁以上儿童的言语听觉评估说法正确的是()。

  • A.3岁以上婴幼儿言语发展近于完善,制定并使用规范又具有图文并茂特点的儿童言语测听词表是必要的
  • B.儿童的言语测听词表与成人不同,无论声母还是韵母词频的出现率都有显著差异,以图代词是儿童言语听觉评估词表的一大特点,游戏是儿童进行言语听觉评估的主要方法
  • C.儿童言语听觉评估材料的编写是以幼儿《学说话》及儿童日常使用最多的词汇为文字资料,可依据被试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听话识图(封闭项)或听说复述(开放项)方法进行评估,整个评估在儿童游戏中完成
  • D.言语测试词表的表现形式是图画,全部词表共由424张彩色图片组成,分为韵母识别、声母识别、单音节词(字)识别、双音节词识别、三音节词识别、短句识别、音调识别、选自然环境声识别及在背景噪声中选择性听取等内容
  • E.选项ABC对,DE不对
20

传导性聋的声反射通常会()。

  • A.阈值降低
  • B.阈值升高
  • C.消失
  • D.不变
  • E.阶梯性降低
21

符合健听儿童在10~18个月交际功能的是()。

  • A.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对成人的逗弄报以微笑,用偶偶作声来吸引抚养者的注意
  • B.对成人的话语逗弄给予语音应答,仿佛开始进行说话交谈
  • C.用语音与成人“对话”时,婴儿呈现与成人轮流说的倾向
  • D.逐渐学会使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 E.出现坚持表达个人意愿的倾向
22

声反射衰减测试中,声反射出现异常的快速衰减大都与()有关。

  • A.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 B.蜗后病变
  • C.中耳病变
  • D.皮层病变
  • E.感音神经病变
23

下列属于异常外耳道印模取样适应证的是()。

  • A.中耳轻度狭窄
  • B.耳郭畸形但形态大致存在
  • C.耳道及鼓膜无炎性炎症
  • D.杯状耳
  • E.中耳畸形
24

下列关于界定听障儿童个体现有的语言训练起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一级测试都包含5个题目
  • B.如果听障儿童个体能自己独立完成每级的5个题目而无须成人的帮助,则视为全级通过
  • C.如果任何级别的5个题目中,有1个题目不是骇子独立完成的或不能通过,则测试停止
  • D.《语言能力发展阶段测试简表》中的测试内容共分六级
  • E.如果某位听障儿童连一级的测试都没有通过,则视其语言学习的起点年龄为0岁
26

对于耳印的要求不包括()。

  • A.耳郭形状完整
  • B.表面自然光滑
  • C.包含所有曲线
  • D.表面有裂痕
  • E.无气泡
27

声反射测试中,对于强度测试信号的选定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测量的声顺变化幅度大于此机器的声反射引出标准值,则以相同强度第二次给声
  • B.如果测量的声顺变化幅度小于此机器的声反射引出标准值,则以相同强度第二次给声
  • C.声反射图将显示对选定强度测试信号的反应
  • D.第二次给声后,如果得到重复性反应,给声过程停止
  • E.第二次给声后,如果得到重复性反应,给声过程停止,此强度即为声反射阈值结果
29

不属于取耳印模的禁忌症的是()。

  • A.耳道有零星样耵聍
  • B.耳道有感染
  • C.鼓膜有损伤
  • D.耳内手术未满3个月
  • E.突发性耳聋者
30

关于声场言语听觉评估过程的说法有误的是()。

  • A.评估室经吸音处理室内本底噪声≤45dBA
  • B.扬声器距离参考测试点位置信号声控制在30dBSPL
  • C.扬声器位于测试者1m远,成45°角水平位置
  • D.被试者坐于参考测试点位置,封闭项测试可依据该系统发出的测试语音指出相应图片
  • E.评估结果和康复指导建议计算机可自动形成,也可测试者手动制定,并可随时通过该系统打印出来
32

下列关于听觉发育和言语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听觉发育为言语发育创造了条件
  • B.言语发育促进了听觉发育的发展
  • C.听觉发育和言语发育既相互促进又互为基础
  • D.听觉发育和言语发育是一个不可切割的整体
  • E.听觉发育和言语发育各自独立
36

不需要立即转诊的患者有()。

  • A.耳道有感染
  • B.鼓膜有损伤
  • C.耳道少量耵聍
  • D.耳手术后未满3个月
  • E.突发性耳聋患者
39

根据刺激耳理论,当刺激耳为患耳,探头所在耳为健耳时,反射()。

  • A.消失
  • B.阈值升高
  • C.阈值降低
  • D.消失或阈值升高
  • E.消失或阈值降低
41

符合健听儿童2个月左右的交际倾向的是)。

  • A.用不同的哭声来表达他们的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 B.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对成人的逗弄报以微笑,用偶偶作声来吸引抚养者的注意
  • C.对成人的话语逗弄给予语音应答,仿佛开始进行说话交谈
  • D.用语音与成人“对话”时,婴儿呈现与成人轮流说的倾向
  • E.学会使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42

言语听觉评估中,选择声母识别可了解儿童()听力补偿效果。

  • A.低频
  • B.中频
  • C.高频
  • D.低频和高频
  • E.低频和中频
44

正常型言语测听结果最大言语识别率()。

  • A.50%
  • B.50%以上
  • C.90%
  • D.90%以上
  • E.80%以上
45

功能增益是指()。

  • A.近鼓膜处经助听器放大后的声压级减去由参考麦克风等效测得的声源输入声压级
  • B.鼓膜处的声压级与耦合器中测得的声压级之差
  • C.当外耳道通畅的情况下,在特定的声场中,测量外耳道内特定点的频率反应
  • D.原位增益减去真耳共振增益
  • E.助听后的声场听阈减去未佩戴助听器前的声场或耳机听阈
46

()是儿童获得语言之前,用语音及伴随动作或表情去代替语言进行交往的现象。

  • A.前语言感知能力
  • B.前语言发音能力
  • C.前语言交际能力
  • D.前语言操作能力
  • E.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
49

在双麦克风系统中,振幅不匹配所导致的麦克风失配具有()。

  • A.对称性
  • B.非对称性
  • C.方向性
  • D.适应性
  • E.特异性
50

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的助听器程序是()。

  • A.安静程序
  • B.舒适程序
  • C.噪声程序
  • D.基本程序
  • E.初戴者程序
51

真耳分析测试操作时,下列不属于放置耳钩和参考麦克风要点的是()。

  • A.把耳钩挂在患者测试耳上
  • B.参考麦克风面放置在被测耳正上方
  • C.参考麦克风尽可能紧靠患者头部
  • D.使耳钩内侧紧贴患者颈部
  • E.对声场扬声器进行基值校准
52

符合2个月婴儿单音发声阶段特点的是()。

  • A.学会了调节哭叫声的音长、音高和音量
  • B.出现偶偶作声情况
  • C.发声中出现较多的重叠双音节和多音节现象
  • D.用不同的哭声表示他们的需要
  • E.对成人的逗弄报以微笑
53

对于耳道部分的耳印模应注意()。

  • A.无凸起
  • B.正对鼓膜
  • C.无凹陷
  • D.取出填塞物
  • E.检查是否有残留
54

下列属于助听器调节问题形成助听器反馈的是()。

  • A.外耳道的自然共振
  • B.耳模过小
  • C.较大的高频增益
  • D.麦克风某些频率的拾音灵敏度过高
  • E.某些频率的声音输出过强
57

真耳分析建立一个目标值时,[<]、[>]键的作用是()。

  • A.完成选择
  • B.输入强度
  • C.选择所要的验配规则
  • D.输入频率
  • E.在Real-Ear Setting(真耳设置)选项下选择Fitting Rule(验配规则)
58

下列方向性指数最小的是()。

  • A.全向性
  • B.双极形
  • C.心形
  • D.超强心形
  • E.超心形
59

如果幼儿接受了耳模,可以把助听器连接上,此时应做的操作是()。

  • A.空载一段时间
  • B.打开开关
  • C.摘掉耳模
  • D.把音量开足
  • E.练习听取复杂声音
60

视觉强化测听适用于()的听障儿童。

  • A.新生儿
  • B.6个月至2.5岁
  • C.3岁左右
  • D.3~5岁
  • E.4~7岁
61

视觉强化测听的阈值与听障儿童实际听力程度相比要()。

  • A.低10~15 dB
  • B.高10~15 dB
  • C.低15~20 dB
  • D.高15~20 dB
  • E.低20~25 dB
62

音色不好听最常见的是()。

  • A.音节受限制
  • B.声音嘶哑
  • C.声音低沉
  • D.尖声尖气的“假嗓音”
  • E.语调不准
63

下列哪一部分不属于声导抗仪定期校准部件()。

  • A.加压系统
  • B.外部测试声源
  • C.声反射刺激声
  • D.声等效容积
  • E.探测音
64

健听儿童前语言期的辨音水平处于( )。

  • A.0~4个月
  • B.4~8个月
  • C.8~12个月
  • D.12~15个月
  • E.15~18个月
65

外伤性鼓膜穿孔多为()。

  • A.紧张部穿孔
  • B.松弛部穿孔
  • C.不规则裂孔
  • D.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 E.耳道内有脓液
66

不属于单麦克风系统特点的是()。

  • A.它具有两个进声孔
  • B.前向开口中有一个声学延时装置,即阻尼器
  • C.麦克风内部有一个横隔振膜,两个进声孔分别连到振膜的两面
  • D.通过振膜感受到两部分声音的声压差值,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 E.一个系统只有一种固定极性图
70

插入增益反映了()。

  • A.入耳在未佩戴助听器时,外耳道固有的放大特性
  • B.佩戴助听器后对人耳听力损失的补偿
  • C.助听器在近鼓膜处的实际输出
  • D.助听器对听力损失的补偿
  • E.助听器对耳模声学效应的补偿
72

安静房间是指()。

  • A.≤25 dBA
  • B.≤35 dBA
  • C.≤45 dBA
  • D.≤55 dBA
  • E.≤65 dBA
73

不属于麦克风失匹配的原因有()。

  • A.器件本身老化
  • B.高温
  • C.高湿
  • D.时间
  • E.价格
74

下列属于外耳道湿疹的症状是()。

  • A.弥漫性充血、肿胀
  • B.渗流黄水样分泌物
  • C.耳根部红肿
  • D.局部凸起或结节
  • E.局限性肿块,表面光滑,与周围界限清楚
75

()是耳聋诊断及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 A.言语测听
  • B.视觉强化测听
  • C.真耳分析
  • D.言语听觉评估
  • E.言语训练指导
77

口声测试时,测试者读词表时,可通过听力计的VU表监测自己的口声强度的稳定性,听力计的VU表最好使指针()。

  • A.在右侧来回摆动
  • B.在左侧来回摆动
  • C.越来越向右侧摆动
  • D.越来越向左侧摆动
  • E.在“0”附近摆动
78

声反射衰减测试多采用()纯音进行。

  • A.对侧500Hz、1000Hz
  • B.同侧500Hz、1000Hz
  • C.对侧2000Hz、4000Hz
  • D.同侧H2000Hz、4000Hz
  • E.500Hz、1000Hz、2000Hz、4000Hz
79

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变部位位于()。

  • A.外耳道
  • B.中耳
  • C.内耳
  • D.听神经
  • E.耳蜗
80

人耳的声反射一般是指()。

  • A.鼓膜张肌反射
  • B.面神经肌反射
  • C.镫骨肌反射
  • D.听骨肌反射
  • E.鼓膜张肌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