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风疹、麻疹、梅毒
- B.巨细胞病毒感染
- C.流行性脑膜炎
- D.流行性腮腺炎
- E.伤寒、疟疾、流行性感冒
- A.全面发展观
- B.康复实践观
- C.特殊需要观
- D.学习主体观
- E.整合教育观
- A.心理因素
- B.身体状况
- C.噪声
- D.饮食
- E.眼的运动
- A.汽车的引擎声
- B.钢琴弹奏的声晋
- C.频谱只有单一一条谱线的声音
- D.两个纯音的集合
- E.录音师使用的调音台上的纯音发生器发出的声音
- A.腹侧核
- B.背侧核
- C.内侧核
- D.耳听神经核
- E.脑脊髓核
- A.擦音是典型的瞬音,是突然爆发成声,时间约5ms左右,在语谱图上表现为一条细窄的垂直尖线条
- B.塞音是典型的紊音,是摩擦成声,为可以延续的噪声段,在语谱图上表现为一片杂乱的竖线纹样
- C.塞擦音发浊辅音时声带颤动,产生周期波,在语谱图上表现为横杠
- D.通音在语谱图上表现为尖峰,颤动几次就出现几次尖峰,一般都非常粗,且相互间距离很远
- E.鼻音和边音的性质接近于元音,语谱图的显示也和元音相似,由于共振峰较弱,显示的横杠比元音要淡一些,和元音相连时,两种横杠之间往往出现断层现象
- A.梅尼埃病
- B.迷路瘘管
- C.前庭神经元炎
- D.感冒
- E.食物中毒
- A.当频率由1kHz增高到2kHz时,音调由1000mel增加至2000mel
- B.当频率由1kHz增高到2kHz时,音调由1000mel增加至1400mel
- C.当频率由2kHz增高到4kHz时,音调由2000mel增加至4000mel
- D.当频率由2kHz增高到4kHz时,音调由1400mel增加至1800mel
- E.当频率由1kHz增高到4kHz时,音调由1000mel增加至2000mel
- A.微信上朋友发来的一段语音
- B.上课老师的讲解国
- C.睡觉打鼾
- D.正在广播的新闻
- E.感冒发出的咳嗽声
- A.听力损失的程度
- B.与说话人的距离
- C.房间混响
- D.环境噪声
- E.聆听方式(双耳/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