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助听器验配师(基础知识)考试练习题(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感染性聋常见的病因有()。

  • A.风疹、麻疹、梅毒
  • B.巨细胞病毒感染
  • C.流行性脑膜炎
  • D.流行性腮腺炎
  • E.伤寒、疟疾、流行性感冒
2

小儿听力语言康复教育基本观念包括以下几项()。

  • A.全面发展观
  • B.康复实践观
  • C.特殊需要观
  • D.学习主体观
  • E.整合教育观
3

影响耳鸣的因素有()。

  • A.心理因素
  • B.身体状况
  • C.噪声
  • D.饮食
  • E.眼的运动
4

以下属于复合声的是()。

  • A.汽车的引擎声
  • B.钢琴弹奏的声晋
  • C.频谱只有单一一条谱线的声音
  • D.两个纯音的集合
  • E.录音师使用的调音台上的纯音发生器发出的声音
6

关于声母和韵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擦音是典型的瞬音,是突然爆发成声,时间约5ms左右,在语谱图上表现为一条细窄的垂直尖线条
  • B.塞音是典型的紊音,是摩擦成声,为可以延续的噪声段,在语谱图上表现为一片杂乱的竖线纹样
  • C.塞擦音发浊辅音时声带颤动,产生周期波,在语谱图上表现为横杠
  • D.通音在语谱图上表现为尖峰,颤动几次就出现几次尖峰,一般都非常粗,且相互间距离很远
  • E.鼻音和边音的性质接近于元音,语谱图的显示也和元音相似,由于共振峰较弱,显示的横杠比元音要淡一些,和元音相连时,两种横杠之间往往出现断层现象
8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其高于1kHz时频率每增高1倍,音调呈等间距增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频率由1kHz增高到2kHz时,音调由1000mel增加至2000mel
  • B.当频率由1kHz增高到2kHz时,音调由1000mel增加至1400mel
  • C.当频率由2kHz增高到4kHz时,音调由2000mel增加至4000mel
  • D.当频率由2kHz增高到4kHz时,音调由1400mel增加至1800mel
  • E.当频率由1kHz增高到4kHz时,音调由1000mel增加至2000mel
9

下列选项不能被称之为语音的是()。

  • A.微信上朋友发来的一段语音
  • B.上课老师的讲解国
  • C.睡觉打鼾
  • D.正在广播的新闻
  • E.感冒发出的咳嗽声
10

影响言语清晰度的声学方面的因素有()。

  • A.听力损失的程度
  • B.与说话人的距离
  • C.房间混响
  • D.环境噪声
  • E.聆听方式(双耳/单耳)
12

声级计在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时,可以模拟的是()。

  • A.声音由弱到响的强度等级特性
  • B.人耳听觉对声波反应速度的时间特性
  • C.不同频率对总体响度的贡献特性
  • D.对高低频灵敏度不同的频率特性
  • E.等响曲线组表现出的强度特性
13

咽鼓管畸形有()表现。

  • A.咽鼓管异常宽大
  • B.管口闭塞
  • C.鼓口骨质异常增生
  • D.水平位移
  • E.纵向位移
14

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
  • B.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
  • C.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的波是横波
  • 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
  • E.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的是横波
15

上橄榄复合体由()组成。

  • A.外侧上橄榄体
  • B.内侧上橄榄体
  • C.斜方体内侧核
  • D.橄榄体周同核
  • E.中上橄榄核
16

关于双耳的交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入双耳的声音信号会经过两侧听神经传至听觉中枢,双侧大脑皮层将信号整合后作出相应反应
  • B.双耳听觉比单耳听觉可多获得3dB的增益
  • C.双耳佩戴助听器能够提高整合效果,特别是对低频声音的能量整合减小,同时可以降低助听器的整体输出增益
  • D.助听器的外壳或耳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地做短做松
  • E.助听器的通气孔加大,给耳道内部留有尽量大的空间,可以减轻堵耳效应带来的烦恼
17

言语链中涉及到的人体器官有()。

  • A.耳朵
  • B.大脑
  • C.听觉系统神经
  • D.发音器官
  • E.运动神经
19

耳蜗电位除细胞内电位外,在耳蜗还有 ()生物电现象。

  • A.蜗内电位
  • B.膜电位
  • C.耳蜗微音电位
  • D.总和电位
  • E.损伤电位
20

随着耳模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可以在耳道式耳模的基础上对耳模进行改良,改良后的耳模又可分为()。

  • A.耳轮耳道锁式耳模
  • B.耳道锁式耳模
  • C.耳道轮式耳模
  • D.半骨架式耳模
  • E.3/4骨架式耳模
2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全身症状有()。

  • A.畏寒
  • B.发热
  • C.传导性听力下降
  • D.倦怠
  • E.食欲减退
22

以下有关助听器的验配提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助听器验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对听力测试结果的正确分析
  • B.小儿行为测听的听阈往往比实际听阈要高,特别是对于初次接受纯音测听的小儿
  • C.现时的各种客观测听方法均有局限性,绝不能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作为助听器验配的依据
  • D.对于助听器验配,行为测听的结果尤为重要
  • E.根据听力测试结果,选择助听器的增益、输出和输出限制是最常用的验配方法
23

非线性放大助听器的性能指标包括以下几项()。

  • A.静态压缩特性和增益
  • B.压缩阈值(compression threshold,CT)
  • C.压缩比率(compression ratio,CR)
  • D.压缩范围和动态压缩特性
  • E.启动时间(attack time)和恢复时问
25

梅尼埃病的病因有()学说。

  • A.各种原因诱发的耳蜗微循环障碍使膜迷路组织缺氧、代谢紊乱,内淋巴液渗透压增高,致膜迷路积水
  • B.内淋巴液生成、吸收平衡失调
  • C.炎症或外伤引起膜迷路枳水
  • D.内耳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内耳微血管扩张
  • E.遗传、内分泌机能障碍、病毒感染等
26

导致听力障碍者对言语的分辨能为降低的原因主要有()。

  • A.听力障碍者的内耳及听觉神经系统
  • B.听力障碍者和听力正常的人有不同的言语感知方式
  • C.听力障碍者对声音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感知能力下降
  • D.听力障碍者听力阈值的变化在不同频率并不相同
  • E.听力障碍者可借助强度的变化来了解声带是否振动及发辅音的位置
27

下丘的背侧和外层区域接受()和 ()发出的下行纤维,这些区域不接受主要上升听觉投射。

  • A.双侧听皮层
  • B.内侧膝状体
  • C.听觉中枢
  • D.橄榄耳蜗束
  • E.耳听神经核
28

耳模的声学耦合系统由()组成。

  • A.耳钩
  • B.导声管
  • C.声孔有说的宝
  • D.通气孔
  • E.阻尼子
29

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区别在于()。

  • A.声强级和声压级在数值上不一致
  • B.声压级是表达声压的绝对值,声强级是声强,与基准声强Ⅰ<sub>0</sub>比值的对数值的10倍
  • C.声压和声强都是形容声波强度的物理量,不过声压是标量,没有方向;声强是矢量,有方向
  • D.在许多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对声音强度进行描述时,两者是通用的
  • E.声压级与声强级都可用于度量声场中声波的强弱,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声波的压强,后者为声波的能量
30

听神经瘤的听力学表现有()。

  • A.早期表现为患侧轻度听力下降
  • B.病变发展后表现为高频下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C.严重时言语识别率比纯音听力下降显著
  • D.淋巴囊上皮皱褶变浅或消失,上皮细胞退变,囊壁纤维化
  • E.螺旋器听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细胞退行性变,血管纹萎缩
31

消费者协会应受理消费者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

  • A.分析
  • B.调查
  • C.调解
  • D.行政处罚
  • E.处理
32

下列关于倍频程刻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同声音的强度以分贝计量,对频率的计量采用倍频程(octave)刻度
  • B.对频率的计数很少采用线性刻度,多采用对数刻度,但是这与人对音调的主观感受并不一致
  • C.频率采用对数刻度后,人耳最敏感的频率1000Hz也恰巧位于20-20000Hz的对数坐标的最前端
  • D.频率每增加一倍,称为一个倍频程,音乐上称为一个八度
  • E.频带的上、下限频率相除,商为2的几次幂,就称为几个倍频程
33

梅尼埃病内耳的主要病理变化 ()。

  • A.膜迷路积水的早期阶段,蜗管与球囊膨大,前庭膜被推向前庭阶
  • B.膜迷路积水加重可使椭圆囊及半规管壶腹膨胀
  • C.螺旋器听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细胞退行性变,血管纹萎缩
  • D.内淋巴囊上皮皱褶变浅或消失,上皮细胞退变,囊壁纤维化
  • E.至少一次纯音测听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聋
3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按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

  • A.单纯型
  • B.多样型
  • C.溃疡型
  • D.骨疡型
  • E.胆脂瘤型
36

听神经病可能的病因有()。

  • A.高胆红素血疰、核黄疸、早产、围产期缺氧等是婴幼儿的主要致病因素
  • B.遗传性疾病
  • C.感染性疾病
  • D.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炎等造成的缺氧
  • E.伴发前庭病
39

在声能的吸收过程中,随着频率的 (),声波波长逐渐(),散射作用逐渐(),使得沿原来方向行进的波强度有所()。

  • A.增加,变小,增强,增强
  • B.增加,变大,增强,减弱
  • C.增加,变小,增强,减弱
  • D.减少,变大,增强,减弱
  • E.减少,变小,增强,增强
41

耳郭左右各一,与头颅约成()夹角。

  • A.15°
  • B.45°
  • C.30°
  • D.35°
  • E.40°
42

耳蜗外毛细胞能提供()在耳蜗微调方面所需的摆动能。

  • A.基底膜
  • B.表皮
  • C.真皮
  • D.鼓阶
  • E.螺旋器
47

A、B两个弹簧振子,A的固有频率为?, B的固有频率为4?,若他们均在频率为3? 的策动力作用下作受迫振动,则()。

  • A.振子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
  • B.振子B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
  • C.振子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
  • D.振子B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4?
  • E.振子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4?
48

猪的叫声与小鸡的叫声是不同的: ()的叫声的响度小,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的()较小;()的叫声的音调低,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搌动 ()较低。

  • A.小鸡、声强、猪、振幅
  • B.猪、频率、小鸡、速率
  • C.小鸡、振幅、猪、频率
  • D.猪、速率、小鸡、振幅
  • E.小鸡、振幅、猪、声压
49

人类的骨蜗管旋绕蜗轴()周。

  • A.2.5-2.65
  • B.2.5-2.85
  • C.2.5-2.75
  • D.2.5-2.95
  • E.2.75-2.95
50

在NAL-RP处方公式中,对于() 听阈大于或等于() 的深度聋患者,要增加一个校正因子。

  • A.1000 Hz、95 dB HL
  • B.2000Hz、95dBHL
  • C.2000 Hz、85 dB HLT
  • D.1500Hz、75dBHL
  • E.1500 Hz、85 dB HL
52

下列哪一个选项代表了最适的满意度()。

  • A.音频补偿范围250-4000Hz,言语最大识别率≥90%
  • B.音频补偿范围250-3000Hz,言语最大识别率≥80%
  • C.音频补偿范围250-2000Hz,言语最大识别率≥70%
  • D.音频补偿范围250-1000Hz,言语最大识别率≥44%
  • E.音频补偿范围250-4000Hz,言语最大识别率≥44%
54

()是影响自放电现象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 A.湿度
  • B.温度
  • C.纬度
  • D.气候
  • E.季节
5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结合本辖区实际,制订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资格认可实施细则,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后执行。经营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器械品种的企业资格认可实施细则,由()组织制订,并颁布执行。

  •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B.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D.国务院计量行政管理部门
  • E.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62

如何换算声压比值和分贝单位()。

  • A.将两个声压的比值转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从20μPa到20 000 000μPa之间的巨大差值就转换为差值仅为12的对数刻度,单位为分贝
  • B.将两个声压的比值转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0,从20μPa刭20 000 000μPa之间的巨大差值就转换为差值仅为120的对数刻度,单位为分贝
  • C.将两个声压的比值转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0,从20μPa到20000000μPa之间的巨大差值就转换为差值仅为12的对数刻度,单位为贝尔
  • D.将两个声压的比值转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0,从20μPa到20000000μPa之间的巨大差值就转换为差值仅为12的对数刻度,单位为贝尔
  • E.将两个声压的比值转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从20μPa到20000000μPa之间的巨大差值就转换为差值仅为120的对数刻度,单位为贝尔
66

喉口肌肉的()也可以()喉室,同时使喉口变() ,从而改变喉室的形状和容积。

  • A.收缩、扩大、细
  • B.扩张、扩大、粗
  • C.收缩、缩小、粗
  • D.扩张、缩小、细
  • E.收缩、缩小、粗
67

1938年,第一台可随身佩戴的电子管助听器在()制成。

  • A.美国
  • B.意大利
  • C.英国
  • D.加拿大
  • E.德国
69

声孔长度主要改变高频共振峰的位置。的声孔(),波峰略移向低频,会 ()低频增益;声孔(),波峰移向高频,会使高频增益()。

  • A.延长、减少、缩短、减少
  • B.延长、增加、不变、增加
  • C.延长、增加、缩短、减少
  • D.延长、增加、缩短、增加
  • E.延长、减少、不变、增加
71

耳背式助听器的受话器的五个共振谱峰,第五个约为()Hz,由() 引起。

  • A.1200、啸叫效应
  • B.6000、受话器共振
  • C.1200、共振峰偏移
  • D.6000、声管共振
  • E.1200、频响特性
72

外耳道皮下组织较少,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附着较紧,故出现炎症肿胀时易致()。

  • A.神经末梢受压而引起剧烈疼痛
  • B.外耳道灼热、发痒
  • C.呈弥漫性充血肿胀
  • D.表皮的糜烂
  • E.耳鸣
73

()适用于重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

  • A.半壳式耳模
  • B.壳式耳模
  • C.标准式耳模
  • D.骨架式耳模
  • E.耳道式耳模
74

女性的/s/的频率一般比男性的(),这与()有关系。

  • A.高、频率的高低
  • B.高、嘴形的大小
  • C.高、声带的张合
  • D.低、强度的高低
  • E.低、声波的长短
76

当声源来自另一侧耳朵时,头颅对声波的传送起到阻碍和衰减作用,尤其是对 ()的高频率的声音,其衰减可达到()。

  • A.高于20Hz、10-17dB
  • B.高于200Hz、17-20dB
  • C.高于2000Hz、10-17dB
  • D.高于20000Hz、7-17dB
  • E.高于20000Hz、10-27dB
77

两列具有相同()与()的波, ()传播时会产生驻波。

  • A.波长,周期,相向
  • B.相位,速度,相向
  • C.频率,振幅,相向
  • D.相位,速度,同向
  • E.频率,振幅,同向
78

开颌肌位于舌骨上,当它收缩时,口部张开。口腔的开合就在()的拮抗作用中完成。

  • A.咀嚼肌和开颌肌
  • B.提颌肌和横纹肌
  • C.表情肌和提颌肌
  • D.咀嚼肌和提颌肌
  • E.开颌肌和三角肌
80

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声音是(),比如突然关门产生的“砰”的声音。其波形(),且随()而变化。

  • A.非周期性声信号,重复,力度
  • B.非周期性声信号,重复,空间
  • C.非周期性声信号,不重复,时间
  • D.周期性声信号,不重复,力度
  • E.周期性声信号,不重复,时间
82

气管内的()压也可产生()强度的()频的基频声。

  • A.高、高、高
  • B.低、低、低
  • C.高、低、高
  • D.低、高、低
  • E.高、低、低
85

清塞音的VOT通常(),而浊塞音的 VOT多()。

  • A.大于50ms、短于30ms
  • B.短于10ms、大于50ms
  • C.大于70ms、短于30ms
  • D.短于20ms、大于70ms
  • E.大于100ms、短于30ms
86

先天性内耳畸形根据()分为非综合征性(单纯性)耳畸形和综合征性耳畸形。

  • A.畸形的范围和程度
  • B.畸形的形态
  • C.畸形的发育
  • D.畸形的可塑性
  • E.畸形的不可挽回
87

在改变特定传声器频率响应特性的技术手段中,电子滤波是运用比较多的一种,它因具有()的特点而受到青睐。

  • A.可降低传声器内部噪声
  • B.频响曲线平滑
  • C.对机械振动不敏感
  • D.频率响应既宽又平
  • E.对低频振动非常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