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验配师选择题1(三级)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不同的测试仪参数设置可能略有差异,下列选项中,关于常见的参数设置叙述,正确的是()。

  • A.TEOAE刺激声是短声,脉宽80μs
  • B.TEOAE选用快速筛查程序
  • C.DPOAE初始纯音f1/f2=1.23
  • D.DPOAE频率范围0.8~8kHzETEOA
  • E.声强通常为80dBSPL左右
2

关羽AABR测试仪具备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极链接困难
  • B.测试程序迅速,操作简便易行
  • C.携带和安装简便
  • D.完全由测试仪得出测试结论
  • E.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3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的影响,在记录耳声发射时,其要求主要有()。

  • A.控制环境噪声
  • B.排除电、声干扰
  • C.防止摩擦噪声
  • D.正确摆放探头
  • E.受试者状态
4

影响ABR反应波测试结果的因素中,受试者方面包括()。

  • A.年龄因素
  • B.性别因素
  • C.受试者状态
  • D.受试者职业
  • E.受试者经济状况
5

关于ABR结果在耳神经学方面的应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波,尤其是波I、波III、波IV是否存在或消失,波幅是否有明显改变。多发性硬化症的ABR结果表现为波V幅度低于波I,波III或波V消失。脑白质营养不良可为只出现波I
  • B.各反应波的潜伏期是否有明显延长
  • C.峰间期的改变,特别是波I~波V、波I~波III、波III~波V的峰间期是否明显延长
  • D.两耳波I~波V峰间期的对比,如果两侧都记录出波I、波V,而且峰间期相差大于0.5ms即异常。当病人纯音检测正常而ABR检测潜伏期或波间期明显延长,可能有听神经瘤或者脑桥小脑角肿瘤
  • E.ABR用语耳神经学方面诊断,要求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当发现有些特殊的ABR结果不易解释时,最好建议病人去医院就诊
6

关于听神经病的共同特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鼓室图A型,镫骨肌反射消失
  • B.纯音听阈呈轻度、中度听力损失,以低频为主,并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
  • C.听性脑干反应引不出反应或仅能引出潜伏期延长、波幅很低的波IV或波I
  • D.影像学检查多无异常,有少数病例报告有内听道狭窄
  • E.单耳听力下降,言语识别率常不成比例地低于纯音听阈
7

关羽婴幼儿听神经病发病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有()。

  • A.关于婴幼儿听神经病的发病,国外学者报告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占听力减退高危新生儿的0.23%
  • B.听力损失的婴幼儿,用OAE筛查时可以通过
  • C.听力损失的婴幼儿,用AABR筛查就不能通过
  • D.一般情况下,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对声音的反应较好,在婴幼儿期很难被发现
  • E.有学者强调,对于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最好采用OAE和AABR联合进行听力筛查,并应跟踪随访复查
8

关于诱发性耳声发射操作的注意事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耳声发射的音频能量较高
  • B.避免受试者及陪同人员产生的声响
  • C.耳声发射可作为听力测试的唯一依据
  • D.为了获得更多的音频能量,应正确放置探头
  • E.避免噪声干扰
9

下列选项中,关羽耳声发射的临床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受中耳和内耳功能影响
  • B.取决于耳蜗整体功能的完整,与外贸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 C.坚挺着的耳声发射有明显两性差异
  • D.坚挺着两耳间诱发性耳声发射的反应阈值差小于15dB
  • E.自发性耳声发射有种族差异
10

下列关于耳声发射来源于耳蜗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耳声发射的反应阈值可以低于主观听阈,且与突触传递无关
  • B.用化学药剂阻断或切断第VIII颅神经,此时声刺激不能引出神经反应,但仍可记录到耳声发射
  • C.耳毒性药物、强噪声、缺氧以及传染病等导致耳蜗受损的因素,均可影响耳声发射
  • D.诱发性耳声发射具有频率离散现象,即耳声发射的频率越高潜伏期越短
  • E.外毛细胞缺失或排列紊乱时,耳声发射缺失或幅值下降
11

耳声发射的基本特征包括()。

  • A.频率高
  • B.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 C.锁相性
  • D.非线性
  • E.强度低
12

下列有关耳声发射产生机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耳声发射产生的详细机制有代表性的耳声发射产生机制学说有两种:基底膜结构的主动反馈机制、基底膜行波的双向性
  • B.耳蜗内存在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
  • C.正反馈机制除有放大作用外,还有利于基底膜的精细调解
  • D.基底膜行波的运行呈双向性,既可以由蜗底传向蜗顶,也可以反向传回蜗底
  • E.由于基底膜机械阻抗的不均匀,当行波通过时,其能量运行在这些部位受到阻碍,部分能量可由此处发生折返,逆向传至镫骨底板,经听骨链、鼓膜传至外耳道而形成耳声发射
13

下列选项中,与测试有关的软硬件设置有()。

  • A.电极
  • B.放大器
  • C.转换器
  • D.耳机
  • E.扬声器
14

TEOAE影响因素包括()。

  • A.对侧声刺激
  • B.药物、噪声
  • C.性别差异
  • D.刺激声强度
  • E.SOAE
15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测试,在记录时,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消除非耳声发射的伪迹。目前通常采用解决方法包括()。

  • A.加速触发
  • B.运用带通滤波法减少伪迹
  • C.滤去潜伏期伪迹
  • D.延迟触发
  • E.利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锁相性和非线性特点进行信号加减处理
16

关于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脂充分,应保证电极和皮肤之间的电阻保持在10kΩ以下
  • B.正确佩戴耳机,如果儿童耳郭较软,则应加耳机垫圈
  • C.保证电极安放位置正确
  • D.注意脑干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之间的差值
  • E.成人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应保持安静、放松,不能配合的儿童受试者要处于睡眠状态
17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凡是刺激率或调制率在30~50Hz范围的刺激声,所诱发的()都被称为40HzAERP。

  • A.40Hz听觉相关电位
  • B.ABR
  • C.耳蜗电图
  • D.声导抗测听
  • E.听性稳态反应
21

ABR出现的所有反应波的波幅较低,为()。

  • A.0.01~0.05μV
  • B.0.02~0.08μV
  • C.0.01~1μV
  • D.0.05~1μV
  • E.0.05~1.2μV
24

()可直接影响ABR的测试结果。

  • A.滤波设置
  • B.电磁干扰
  • C.分析时间
  • D.测试环境
  • E.刺激次数
31

在ABR测试结果中,()对估计听阈最重要。

  • A.波Ⅰ
  • B.波Ⅱ
  • C.波Ⅲ
  • D.波IV
  • E.波V
35

作为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儿童的重要手段,最常用的筛查方法是()。

  • A.耳声发射测试
  • B.ABR测试
  • C.耳蜗电图
  • D.纯银测听
  • E.声定位
36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中,常用的刺激声是()。

  • A.短纯音
  • B.短声
  • C.长声
  • D.纯音
  • E.长纯音
37

听性脑干反应(ABR)由Jewett在()首先提出

  • A.1951年
  • B.1955年
  • C.1960年
  • D.1968年
  • E.1971年
42

在耳声发射的临床特点中,纯音听阈大鱼()时,耳声发射消失。

  • A.30~40dBHL
  • B.40~50dBHL
  • C.30~50dBHL
  • D.40~60dBHL
  • E.50~60dBHL
43

正常成人,TEOAE检出率接近()。

  • A.60%
  • B.70%
  • C.80%
  • D.90%
  • E.100%
44

利用短音或短纯音记录ABR,临床称为Tone—ABR,简称t—ABR,其最大的优点是()。

  • A.刺激声有频率特异性
  • B.刺激声无频率特异性
  • C.分频测试耗时短
  • D.反应波与短声ABR有较大的区别
  • E.辨认比短声ABR反应波容易
47

当听神经通路有病变或听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

  • A.某些反应波消失甚至全部反应波消失
  • B.反应波潜伏期延长
  • C.波间期延长
  • D.波间期减短
  • E.反应波波幅改变
49

在婴幼儿的听力诊断中,进行骨导ABR测试,可以诊断是否有()存在。

  • A.感音神经性耳聋或者药物性耳聋
  • B.传导性聋或者混合性聋
  • C.突发性耳聋或者药物性耳聋
  • D.毒物性耳聋或者传导性聋
  • E.神经性耳聋或者混合性耳聋
52

()由方波电脉冲冲击耳机或扬声器的震动膜片产生。

  • A.短纯音
  • B.短声
  • C.长声
  • D.纯音
  • E.长纯音
53

调幅音由两个持续的纯音(正弦波)构成,高频纯音作为载波,低频作为调制波,载波的振幅随调制波的周期波动。调幅音的频谱是()。

  • A.载波频率
  • B.载波频率+调制波频率
  • C.载波频率-调制波频率
  • D.载波频率和载波频率±调制波频率
  • E.载波频率±调制波频率
54

关羽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各项参数设置,错误的是()。

  • A.初始纯音f1/f2=1.22
  • B.刺激声强多采用L1=65dBSPL
  • C.L2=55dBSPL
  • D.L1=L2=55dBSPL
  • E.频率范围0.6~8kHz
55

外耳道闭锁或者狭窄者,一定要进行()测试。

  • A.短声ABR
  • B.短纯音ABR
  • C.气导ABR
  • D.骨导ABR
  • E.断音ABR
60

听神经病发病率较低,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 A.1岁以前的婴幼儿和10~15岁的青少年
  • B.2岁以前的婴幼儿和10~15岁的青少年
  • C.3岁以前的婴幼儿和10~20岁的青少年
  • D.1岁以前的婴幼儿和15~20岁的青少年
  • E.2岁以前的婴幼儿和10~20岁的青少年
62

ABR测试的最大刺激声在()左右。

  • A.50dBnHL
  • B.60dBnHL
  • C.80dBnHL
  • D.100dBnHL
  • E.120dBn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