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验配师三级考试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ASSR是目前客观测听法中研究较多、发展较快的一种。到目前为止,这种测试方法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下列选项中,包括在这些问题内的是()。

  • A.刺激声的校准问题
  • B.对实际应用中某些现象的解释
  • C.ASSR测试结果报告
  • D.测试方法及结果判断存在差异
  • E.假反应问题
2

下列选项中,属于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分类的是()。

  • A.刺激频率诱发耳声发射(SFOAE)
  • B.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
  • C.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
  • D.电诱发耳声发射(EEOAE)
  • 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3

下列关于通过背景噪声水平来自主选择结束测试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外报告显示,结束测试时的噪声水平在10~15nV
  • B.当背景噪声很低时有反应出现,即可结束测试
  • C.国内也有报告指出,测试睡眠状态下的儿童,当背景噪声低于0.01μV时,增加刺激次数,噪声水平下降变慢
  • D.如果所用的测试仪可以显示背景,啧结束测试的实际应根据背景噪声的高低来决定
  • E.当背景噪声水平≤0.01μV时,即可结束该次测试
4

稳态反应可以在多重刺激条件下出现,下列选项中,关羽调幅音诱发的听性稳态反应的发生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A.听神经对低频正弦波刺激有相位同步现象即“锁相”
  • B.一旦出现了与调制频率相同的反应波,说明耳蜗听到了调幅音
  • C.在下丘的中央核也有对调幅音特异反应的神经元,它们的反应对调制率有特异敏感性
  • D.慢相负波(N10)的峰潜伏期为10~12ms,这些慢成分的能量谱在110Hz左右
  • E.毛细胞对声刺激产生去极化和超极化,只有去极化时听神经才会产生动作电位
5

关于40Hz听性稳态反应(40HzAERP)测试参数,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其波形分析是在时阈图上进行
  • B.因为是稳态反应,一般临床记录时只考虑反应阈值而不考虑潜伏期
  • C.40Hz稳态反应测试的电极连接、测试耳机放置与ABR相同
  • D.博范围30~150Hz,100ms的分析时间窗,叠加256或512次
  • E.记录到4个相隔30ms的准正弦波就说明引出反应
6

耳声发射的测试硬件均由()组成。

  • A.微型扬声器
  • B.音频卡
  • C.高灵敏度麦克风
  • D.数字处理板
  • E.计算机系统
7

在七个反应波中,波Ⅱ出现率低,来自于()。

  • A.听神经颅内段
  • B.耳蜗核
  • C.外侧丘系及其核团(脑桥中上段)
  • D.下丘及外侧丘系上方
  • E.上橄榄核
8

下列能够导致耳蜗受损,并且可以影响耳声发射的因素有()。

  • A.紧张情绪
  • B.耳毒性药物
  • C.传染病
  • D.强噪声
  • E.缺氧
11

反应波主要产生于()与听觉有关的听神经核团,被命名为听性脑干反应。

  • A.脑干
  • B.内耳道段
  • C.颅内段
  • D.岩骨内段
  • E.中耳道段
12

在7个反应波中,波Ⅲ出现率高,是分析ABR的主要参数波,来源于()。

  • A.听神经
  • B.耳蜗核
  • C.外侧丘系及其核团(脑桥中上段)
  • D.下丘及外侧丘系上方
  • E.上橄榄核
13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中,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多采用口服()催眠,入睡后让其平卧于测试床上。

  • A.10%水合氯醛(0.5ml/kg)
  • B.15%水合氯醛(0.5ml/kg)
  • C.10%水合氯醛(0.3ml/kg)
  • D.15%水合氯醛(0.3ml/kg)
  • E.7%水合氯醛(0.5ml/kg)
24

对于正常人,0.5kHz处的反应阈值为()。

  • A.25~30dBHL
  • B.30~35dBHL
  • C.30~40dBHL
  • D.35~40dBHL
  • E.40~50dBHL
25

耳声发射的幅值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为()。

  • A.-3~10dB
  • B.-5~10dB
  • C.-5~15dB
  • D.-5~20dB
  • E.-5~30dB
36

在分析ABR结果时,常常以反应波的()作为测量指标。

  • A.波幅
  • B.峰间期
  • C.潜伏期
  • D.峰顶点
  • E.强度
40

耳声发射产生于()。

  • A.卵圆窗
  • B.耳蜗
  • C.鼓膜
  • D.半规管
  • E.听骨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