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模拟卷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关于背景声中选择性听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言语测听是用言语信号作为刺激声来评价言语察觉阈和言语识别能力的听力学检查方法
  • B.言语测听是一个综合的听觉功能评估
  • C.言语测试方法开发针对性较强
  • D.背景声中选择性听取是指听觉系统能将言语信号从具有背景噪声的干扰信号中选取识别出来的能力
  • E.背景声中选择性听取的评估结果可用言语识别得分表示
2

噪声下言语测试的背景噪声包括( )。

  • A.白噪声
  • B.言语噪声
  • C.环境噪声
  • D.嘈杂语噪声
  • E.稳态噪声
3

在准备助听器选配实习大纲时,实习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内容包括

  • A.明确职业助听器验配师的工作职责和范围
  • B.掌握助听器验配流程每一个环节, 掌握助听器技术的有效使用和操作,掌握助听器验配后的保养和护理,了解助听器的简单现场维修
  • C.每次实习完毕填写实习报告表,每周小结实习心得,通过实习,学员应围绕每一个步骤,准确完成,并结合实习体会写出每一步骤的心得
  • D.心得要求内容丰富、选材真实、条理清晰,每篇不少于500字
  • E.整个实习完毕后予以总结
4

在助听器选配后期的实习带教项目中,听觉训练指导项目实习带教要求教会学员( )。

  • A.告诉配戴者听觉训练的重要性
  • B.告知配戴者言语训练的方式(针对儿童、成人、老年人)
  • C.指导配戴者合理的佩戴时间
  • D.创造有利听觉言语交流环境的技巧(如光线、距离、座位等)
  • E.指导配戴者学会一些聆听技巧(如利用视觉、语境和情景线索等)
5

下列关于通过背景噪声水平来自主选择结束测试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国外报告显示,结束测试时的噪声水平在10~15nV
  • B.当背景噪声很低时有反应出现,即可结束测试
  • C.国内也有报告指出,测试睡眠状态下的儿童,当背景噪声低于 0.01μV时,增加刺激次数,噪声水平下降变慢
  • D.如果所用的测试仪可以显示背景,则结束测试的时机应根据背景噪声的高低来决定
  • E.当背景噪声水平≤0.01μV时,即可结束该次测试
6

下列关于FONIX-7000助听器分析仪声学性能测量中测试等效输入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助听器和耦合腔连接好,放在隔声箱参考测试位置
  • B.选择所需要的测试标准(IEC/ANSI)
  • C.打开助听器电源开关,并把音量调至最大位置
  • D.按[START]键运行该测试程序,开始由低频至高频的扫描过程
  • E.打开测试箱并把助听器音量开关调整到参考测试位置,即测试值数据与目标值数据相符程度在-2dB和2dB之间,关严测试箱,再按[START]键自动运行完该测试程序
7

关于中国儿童版选择性听取能力评估自主研发的测试材料,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各国儿童言语发育过程中除存在人类言语发育的统一性和共性外,同时还存在本国母语的独特性
  • B.汉语与英语比较,音位在音节和词中的分布位置与组合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不能将英语测试材料直接翻译应用于临床,但是可以借鉴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开发性的研究
  • C.环境噪声可以通过在被试者不同方位的扬声器给出,言语信号声可由口语发声或连接听力计的扬声器发声
  • D.在听觉评估时,信噪比可依测试需要设定并由声级计控制,其评估词表有双音节词和短句
  • E.测试时通过在不同信噪比的环境噪声中选择性听取目标信号声的言语识别得分,来判断被试者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识别能力
8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助听器选配实习带教的教学形式,包括( )。

  • A.讲授法
  • B.谈话法
  • C.讨论法
  • D.实验法
  • E.读书指导法
9

下列关于使用FONIX-7000助听器测试感应线圈灵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用FONIX-7000助听器测试系统提供的信号源,进行助听器感应线圈的测量,测试箱中有一个磁场用来模拟电话接收机的磁场,以此来测试助听器感应线圈的灵敏度
  • B.可以用外部感应线圈棒(板)进行测量
  • C.注意防止测试范围内来自各方面磁场的干扰,特别是来自荧光灯、电源线、显示器等产生磁场干扰测试结果
  • D.测试时,将助听器和感应线圈放好,将助听器电池装好,开关设置在感应线圈挡位,并将声增益控制器开到满挡。连接助听器和耦合器,在测试范围移动并转动助听器
  • E.FONIX-7000助听器测试系统用测试箱内置感应线圈电路板,可用于助听器感应线圈灵敏度的测试
10

下列关于助听器验配师培训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帮助验配师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是进行专项助听器验配师培训的根本目的
  • B.为了使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在培训前制定培训目标
  • C.制定的培训目标必须能够反映验配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目的性要强,同时具有可实践性
  • D.应根据验配师不同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制定不同的培训标准
  • E.应对培训中所需涵盖的知识培训和能力培训要点进行细化和明确
11

下列关于听觉言语评估计算机导航系统测试结果分析及打印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单项测试完成后,按“显示结果”可进入测试结果打印存储界面
  • B.在背景噪声环境中短句识别,测试完成后在词表前有红色标记,按“存盘”键可将测试结果存入系统
  • C.双击带有标记的“短句”,可显示错误走向及助听效果分析界面。
  • D.测试语句在前,识别错误走向语句在后
  • E.按“错误率分布”键,可对测试词表中的识别错误语句进行分析
12

下列关于角色扮演法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第一步:示范操作前的准备,展示“样品”引起学员的兴趣,对总体任务加以说明,因为示范操作的内容可能是一个总体任务中的一小部分,介绍示范操作的程序、步骤及要点
  • B.第一步:说明场景,教师提供场景资料,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角色扮演,把角色扮演的内容与培训目的联系起来,为角色扮演规定时间,可使用讲义提供场景资料
  • C.第一步:准备角色,根据培训目的准备角色,角色要真实,源于生活或工作,可考虑使用音像或讲义形式,准备角色分析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够激发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 D.第二步:角色扮演,为参与者分配角色和任务,为其他学员分配观察任务,最好提供检查表让学员分项填写,对表演进行适时地指导或鼓励,使之正常进行,掌握时间
  • E.第三步:听取参加表演学员的体会与感受,并引导其得出正确结论,把角色扮演活动与培训目的结合进行总结
13

在助听器选配后期的实习带教项目中,经过助听听阈评估项目实习,要求学员( )。

  • A.能够进行声场测试仪器操作及校准
  • B.能够为配戴者提供有效可行的听觉训练指导方案和信息
  • C.能够建立不同信噪比环境,进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测试
  • D.够通过助听听阈测试评估助听器效果
  • E.能够进行助听听阈评估结果记录
14

下列选项中,属于听觉言语评估导航系统词表及参数设置的是

  • A.有12种背景环境声可供选择
  • B.词表出现随机性设置
  • C.信噪比选择
  • D.背景环境声音量调试
  • E.鼓励动画自动或手动选择
16

在助听器选配实习带教方法中,( )是教师向学员示范所教授工作任务的正确步骤或做法。

  • A.课堂讲授法
  • B.分组讨论法
  • C.角色扮演法
  • D.示范操作法
  • E.案例分析法
18

小功率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为( )。

  • A.<90dB SPL
  • B.<95dB SPL
  • C.<100dB SPL
  • D.<105dB SPL
  • E.<114dB SPL
22

关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各项参数设置,错误的是( )。

  • A.初始纯音f1/f2=1.22
  • B.刺激声强多采用L1=65dB SPL
  • C.L2=55dB SPL
  • D.L1=L2=55dB SPL
  • E.频率范围0.6~8kHz
24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中,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多采用口服( )催眠,入睡后让其平卧于测试床上。

  • A.10%水合氯醛(0.5ml/kg)
  • B.15%水合氯醛(0.5ml/kg)
  • C.10%水合氯醛(0.3ml/kg)
  • D.15%水合氯醛(0.3ml/kg)
  • E.7%水合氯醛(0.5ml/kg)
26

耳声发射的幅值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为( )。

  • A.-3~10dB
  • B.-5~10dB
  • C.-5~15dB
  • D.-5~20dB
  • E.-5~30dB
29

耳声发射产生于

  • A.卵圆窗
  • B.耳蜗
  • C.鼓膜
  • D.半规管
  • E.听骨链
34

听性脑干反应(ABR)由Jewett在( )首先提出。

  • A.1951年
  • B.1955年
  • C.1960年
  • D.1968年
  • E.1971年
36

正常成人,TEOAE检出率接近

  • A.60%
  • B.70%
  • C.80%
  • D.90%
  • E.100%。
37

一般听话识图的使用方法都适用于( )儿童。

  • A.3岁以下
  • B.3岁以上
  • C.4岁以下
  • D.4岁以上
  • E.5岁以上
40

特大功率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为( )。

  • A.≥125dB SPL
  • B.≥134dB SPL
  • C.≥135dB SPL
  • D.≥140dB SPL
  • E.≥145dB SPL
42

作为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儿童的重要手段,最常用的筛查方法是( )。

  • A.耳声发射测试
  • B.ABR测试
  • C.耳蜗电图
  • D.纯音测听
  • E.声定位
44

大功率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为

  • A.<105dB SPL
  • B.110dB SPL
  • C.120dB SPL
  • D.105~114dB SPL
  • E.125~134dB SPL
47

下列不属于声母识别分组的是

  • A.前鼻音与后鼻音
  • B.擦音与无擦音
  • C.浊辅音与清辅音
  • D.送气与不送气音
  • E.卷舌音与非卷舌音
50

( )是由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共同讨论而对某些问题获得解决方法或形成观念

  • A.讲述教学法
  • B.探究教学法
  • C.练习教学法
  • D.讨论教学法
  • E.示范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