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验配师(基础知识)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单选专项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炭精助听器的增益(),许多厂家不得不依靠增加()的个数来()音量;同时噪声较大,失真较多,且炭精易受湿度影响

  • A.较大、传声器、减少
  • B.较小、麦克风、减少
  • C.较大、麦克风、减少
  • D.较小、传声器、增加
  • E.较大、麦克风、增加
4

在语谱图上表现为横杠的是()。

  • A.塞音
  • B.擦音
  • C.塞擦音
  • D.通音
  • E.鼻音
5

情绪高昂时往往语调()、响度 (),情绪低沉时往往语调()、语速(),与人争辩时语速往往 (),生气愤怒时往往把一些音节的振幅特别()。

  • A.降低、增加、升高、缓慢、增快、减小
  • B.升高、增加、降低、缓慢、增快、加大
  • C.降低、增加、降低、缓慢、增快、减小
  • D.升高、增加、升高、较快、增快、减小
  • E.降低、增加、升高、缓慢、增快、加大
6

声管式耳模适用于低、中频听力损失少于40dB HL,()以上听力损失最多为()的听力障碍者。

  • A.1000Hz、20dBHL
  • B.1000Hz、10dBHL
  • C.2000Hz、50dBHL
  • D.2000Hz、30dBHL
  • D.1000Hz、50dBHL
7

职业理想有()个层次。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E.五
8

听觉系统对频率刺激信号进行初步编码的合理解释是()。

  • A.频率编码
  • B.部位编码
  • C.强度编码
  • D.电话编码
  • E.响度编码
9

擦音前后的元音位置的高低和前后可以影响擦音本身的舌位和发音时狭窄部分的长度,这将改变()和()的共鸣。

  • A.频谱零点、高频声
  • B.零点频率、高频声
  • C.频谱零点、低频声
  • D.零点频率、低频声
  • E.频谱零点、中频声
11

鼓室下壁为较上壁狭小的薄骨板,其下方是()。

  • A.颈内动脉
  • B.颈外动脉
  • C.颈静脉球
  • D.耳后静脉
  • E.耳后动脉
13

听觉系统正是利用声音在两耳间的 ()来对声音进行定位。

  • A.低频的相位差与高频的声压差
  • B.高频的相位差与高频的声压差
  • C.低频的相位差与低频的声压差
  • D.低频的声压差与高频的相位差
  • E.高频的声压差与低频的相位差
14

下列关于波的特性说法错误的是()。

  • A.媒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 B.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动而迁移
  • C.机械波不能脱离弹性媒质而独立存在。
  • D.波的传播不伴随有能量的传递。
  • E.要想维持振动的传播,必须有提供能量的来源
17

镫骨头与砧骨长脚的()相接构成砧镫关节。

  • A.豆状突
  • B.鼓室盖
  • C.砧骨体
  • D.镫骨环韧带
  • E.鼓膜
18

言语覆盖了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和强度范围,从()到()的所有音位约有30dB的强度变动范围。

  • A.爆破音、半元音
  • B.响元音、弱塞音
  • C.塞擦音、爆破音
  • D.半元音、响元音
  • E.弱塞音、塞擦音
19

头影效应表现为双耳因为()的不同而听到的声音强度不同,当声音从 ()发出时,则左耳听到的声音要明显比右耳()。

  • A.声源、左侧、小
  • B.声源位置、左侧、大
  • C.音调、右侧、小
  • D.音高、右侧、大
  • E.音色、右侧、小
23

声调音高的变化,对音长和音强都可能产生影响,在普通话声调中,()。

  • A.去声比阳平弱
  • B.上声比去声短
  • C.阴平比阳平长
  • D.阳平比上声强
  • E.上声比去声短
24

通道(channel)的划分较(),若因出现声反馈而需()高频增益时,较宽范围内的高频信息会()。通带的衔接没有进行平滑处理,易引入失真。

  • A.细、升高、降低
  • B.细、降低、升高
  • C.粗、升高、降低
  • D.粗、降低、升高
  • E.粗、降低、降低
25

一般用()的位置来对元音进行分类。

  • A.舌
  • B.软腭
  • C.鼻窦
  • D.下颌
  • E.口唇
31

()是乳突手术的重要标志。

  • A.鼓窦
  • B.鼓膜
  • C.蜗窗
  • D.咽鼓管
  • E.鼓室
32

关于听力学中的四分之一波长共振,下列说法错误是()。

  • A.四分之一波长共振是发生在特定管腔的驻波现象
  • B.在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管腔或通道中,入射波在管腔封闭端被反射后与其自身叠加,从而形成一个驻波
  • C.波节位于管腔封闭端,入射波与反射波存在180°的相位差;波腹位于开口端,空气分子的振动最大
  • D.共振频率所对应的声波波长应为管腔的长度的1/4
  • E.在管腔开放处(波腹)较小的声压,在封闭端(波节)则被放大至一较大的声压
34

衍射效应取决于()与障碍物尺寸的 ()大小。

  • A.波长,相对
  • B.波长,实际
  • C.频率,相对
  • D.频率,实际
  • E.振幅,相对
35

面神经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是()。

  • A.前庭上区、茎突孔
  • B.茎突孔、面神经管区
  • C.面神经管区、茎突孔
  • D.蜗区、茎突孔
  • E.前庭上区、蜗区
36

一般来说,轻声耳语的声压级约为()。

  • A.40dB SPL
  • B.0dB SPL
  • C.10dB SPL
  • D.20dB SPL
  • E.1dB SPL
37

严格地说,人体的声源器官只有()。

  • A.咽喉
  • B.鼻腔
  • C.声带
  • D.舌
  • E.口腔
38

外毛细胞顶面的细微的指状突起称为()。

  • A.纤毛
  • B.神经纤维
  • C.静纤毛
  • D.耳蜗毛细胞
  • E.神经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