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202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自主选学全员培训(基于学做结合下的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巧应用”专题)-小学道德与法治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

  • <p>生活质量提高</p>
  • <p>生活能力提升</p>
  • <p>生活品质提升</p>
  • <p>生活指示启发</p>
4

第一次通过实践证明地球是圆的,这个人物是( )。

  • <p>麦哲伦</p>
  • <p>华盛顿</p>
  • <p>加加林</p>
  • <p>郑和</p>
9

下列不属于民主对话方式的是( )。

  • <p>职工座谈会</p>
  • <p>新闻发布会</p>
  • <p>专家讲座</p>
  • <p>民意调查</p>
19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

  • <p>斯普特尼克一号</p>
  • <p>东方红一号</p>
  • <p>资源一号</p>
  • <p>风暴一号</p>
20

每年的3月15日是( )。

  • <p>植树节</p>
  • <p>国际消费者权益日</p>
  • <p>全国爱耳日</p>
  • <p>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p>
22

中国积极促进“( )”国际合作,为实现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

  • <p>利益共赢</p>
  • <p>自由竞争</p>
  • <p>一带一路</p>
  • <p>军事对抗</p>
24

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 )。

  • <p>权威阶段</p>
  • <p>可逆性阶段</p>
  • <p>正阶段</p>
  • <p>自我中心阶段</p>
26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

  • <p>感受</p>
  • <p>感情</p>
  • <p>感悟</p>
  • <p>感想</p>
27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 )。

  • <p>教育者、合作者、指导者</p>
  • <p>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p>
  • <p>支持者、命令者、指导者</p>
  • <p>支持者、合作者、被动者</p>
29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 ),也是社会的要求。

  • <p>成长需要</p>
  • <p>道德要求</p>
  • <p>健康发展</p>
  • <p>基本需要</p>
30

( )在河北省,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 <p>南浦大桥</p>
  • <p>长江大桥</p>
  • <p>卢沟桥</p>
  • <p>赵州桥</p>
31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 )为指导。

  • <p>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
  • <p>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p>
  • <p>学生社会生活</p>
  • <p>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