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在离子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中,逐渐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 A.含I-、S032-的溶液通人Cl2、I-、SO32-
  • B.含Al02-、CO32-的溶液逐滴加入盐酸:AlO2-、C032-
  • C.含Fe3+、Br2的溶液滴加Kl溶液:Br2、Fe3+
  • D.含Fe3+、Cu2+的溶液加入Fe粉:Fe3+、Cu2+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例俯拾皆是,如何使素材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剂”,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愿望的生成,并能实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的贡献,深刻体验化学的价值”这一目标,是教师在选取素材和使用素材中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某位教师设计的"松花蛋中的化学”的情境教学的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创设情境】1.展示课前调查:学生对松花蛋的了解和喜爱原因分析。2.播放"毒皮蛋”相关新闻。3.课题展示:松花蛋中的化学。环节二:提出问题,合作交流1."毒皮蛋”中的有毒成分是什么?该物质具有怎样的性质?2.如何判断皮蛋是否有毒?3.假如误食毒皮蛋,有没有自救措施?4.如何制作健康皮蛋?5.泥松花蛋和无泥松花蛋的制作原理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环节三:质疑释疑,深度探索1. 学生交流后质疑。2.学生相互释疑。3.教师指导点拨。环节四:提炼总结,有效评价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2.研究方法总结与分析。3.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评价。环节五:深刻反思,提出问题1.回顾松花蛋的发展史,引导学生猜想设计优化的制作松花蛋方案。2.结合社会现实,对"毒皮蛋”进行社会分析。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要分析如此设计环节一的作用。(2)如果你是该教师,你将如何实现环节二的设计?(3)上述教学设计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请简要介绍情境教学法。

  • A.15mol25%
  • B.20mol50%
  • C.20m0175%
  • D.40mol80%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为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可先用饱和Na2C03溶液洗涤,再分液
  • B.用盐析法分离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混合溶液
  • C.中和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 D.将滴加少量稀硫酸的淀粉溶液,加热3~4分钟,然后滴加银氨溶液,片刻后试管内壁有"银镜”出现

在离子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中,逐渐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 A.含I-、S032-的溶液通人Cl2、I-、SO32-
  • B.含Al02-、CO32-的溶液逐滴加入盐酸:AlO2-、C032-
  • C.含Fe3+、Br2的溶液滴加Kl溶液:Br2、Fe3+
  • D.含Fe3+、Cu2+的溶液加入Fe粉:Fe3+、Cu2+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