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利用实验
- B.设置化学问题
- C.利用化学史和科技成果
- D.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
- A.化学与社会发展
- B.化学反应原理
- C.身边的化学物质
- D.物质构成的奥秘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 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课程目标
- D.课程标准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已知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的成分是CuS04、CaC03、BaCl2、Na2S04、NaOH。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什么?一定没有的物质是什么?
【考试结果】很多学生提交了如下答案:肯定含有的物质是CaC03、NaOH,一定没有的物质是CuS04、BaCl2、Na2S04。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中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什么?一定没有的物质是什么?
(2)试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白色粉末中物质的真实组成,还需要做的实验及其现象是什么?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