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电子将沿x负方向运动
- B.电子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 C.电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D.电子的电势能增大
- A.α粒子散射现象
- B.天然放射现象
- C.光电效应现象
- D.原子发光现象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B.通过R2的电流变小
- C.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 D.电源内阻消耗的电压变大
- A.物块机械能逐渐增加
- B.软绳重力势能减少1/4mgl
-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 D.软绳机械能的减少等于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焦耳定律”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材料二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焦耳定律”一节,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如下:
如图l8.4-2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右边容器中的电阻比较大。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如图18.4-3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因此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已学过欧姆定律等内容。任务:
(1)简述焦耳定律的内容。(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