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综合治理
- B.因地制宜
- C.刚柔结合
- D.以防为主
- E.防、排、截、堵并重
- A.最高工作压力
- B.最高工作温度
- C.最高工作湿度
- D.工作介质
- E.法兰的材料牌号
- A.高速公路
- B.铁路
- C.建筑物
- D.城镇主干道
- E.大型构筑物
- A.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B.施工方案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 C.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D.试车阶段质量控制
- E.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 A.减轻结构自重
- B.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 C.造型美观
- D.缩短工期
- E.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A公司中标承建某排水工程,主要包括:高位井(兼顶管工作井)一座;内径φ1.6m,全长1856m钢筋混凝土顶管一条;采用垂直顶升法施工的外径φ0.48m垂直排放管14根。
本顶管的顶距较长,且管径较小,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应针对超长距离预进的工程特点,把顶管设备系统、泥浆减阻、中继间接力顶进、顶进轴线的测量控制、长距离通风与供电等作为关键技术,进行深入论证后,制定可靠的有效措施。
A公司的沉井基坑降水方案:基坑底坐落在砂质粉土层面上。为防止流砂,并提高沉井制作的地基强度,基坑四周设封闭式轻型井点降水,确保降水水位在基坑底以下。由于沉井将穿越厚度约12.4m的灰色粉土与黏质粉土,该土层渗透性较好。为了确保沉井干挖顺利下沉,采取喷射井点疏干该层地下水的措施。基坑底四周设排水明沟,东北角和西北角各设集水井一个,排除坑内积水。
A公司施工过程中采用膨润土触变泥浆,是在地面压浆站配制后,通过液压注浆泵压入输浆总管及管节上设置的环形分管,注入至顶管机及管节的各个注浆孔形成管节外围的泥浆套。本次顶进距离有1856m,地面上的压浆泵无法输送如此长距离,在管道内共设置了4座中继压泵站,相邻中继压站的间距约为350m,中继压泵站由储浆箱和压浆泵组成。
根据理论计算并结合顶进的工艺要求,本次顶进一共布置了11只中继间。
【问题】
1.A公司的分包原则是:除顶进机设计制造和钢筋混凝土管节分包给总公司下属机械厂和制造厂负责完成外,其余工程以自有队伍为主负责施工。分包部分由项目组派质量员监督,确保分包工程的质量及工期。总包方与分包方在质量控制上的责任关系是什么?
2.A公司沉井降水方案是否正确?
3.A公司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触变泥浆的主成分是否正确?触变泥浆的配合比应根据什么来确定?为了减少地面沉降,施工结束后,应对触变泥浆做什么处理?
4.简述顶进施工中中继间的拆除工作。
5.请为A公司应设计一个顶进管道轴线控制方案。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