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某热力管线暗挖隧道,长3.4km,断面有效尺寸为3.2m×2.8m,埋深3.5m。隧道穿越地层为砂土层和砂砾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外,无须降水。

承包方A公司通过招标,将穿越砂砾层段468m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分包给B专业公司。B公司依据A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进专场后,由工长向现场作业人员交代了施工做法后开始施工。

施工后,B公司在距工作竖井48m时,发现开挖面砂砾层间有渗水且土质松散,有塌方隐患。B公司立即向A公司汇报。经有关人员研究,决定采用小导管超前加固技术措施。

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根据以往经验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注浆过程中,地面监测发现地表有隆起现象,随后A公司派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助B公司研究解决。

质量监督部门在工程竣工前例行检查时,发现A公司项目部工程资料中初期支护资料不全,部分资料保留在B公司人员手中。

【问题】

1.暗挖隧道开挖前的技术交底是否妥当?如有不妥,写出正确的做法。

2.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采取什么方法?哪些浆液可供选用?

3.分析注浆过程中地表隆起的主要原因,给出防止地表隆起的正确做法。

4.说明A、B公司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应改进之处。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大型项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为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订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来临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

1.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

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3.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做法。

4.结合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6.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混凝土构筑物裂缝的控制是给排水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过程中,防止构筑物裂缝的方法有()。

  • A.掺加外加剂,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峰值
  • B.增加水泥用量或水用量,提高水灰比
  • C.合理设置后浇带
  • D.要尽可能增加入模坍落度
  • E.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城市热力管道工程施工中,热力管道的连接方式主要有()。

  • A.螺纹连接
  • B.卡箍连接
  • C.法兰连接
  • D.承插连接
  • E.焊接连接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下面穿越。

  • A.电车轨道
  • B.大型建筑物
  • C.小型建筑物
  • D.大型构筑物
  • E.热力管沟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典型污水处理工艺单元有()。

  • A.格栅
  • B.沉砂池
  • C.澄清池
  • D.沉淀池
  • E.生物处理池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