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8. 从“聞誅一夫紂矣,未闻弑君也”一句中,可以看出同义词“誅”和“弑”的不同表现在( )

  • A.程度深浅不同:“诛”指杀死有严重罪行的人,“弑”指杀死犯有一般罪行的人
  • B.语法功能不同:“诛”通常带宾语,“弒”一般不带宾语
  • C.范围广狭不同:“诛”可以用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弑”只能用于人
  • D.感情色彩不同:“诛”含罪有应得的肯定意味,“弑”含犯上违礼、应予贬责的意味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47.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间题。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以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玆甚,罪益厚。至入人欄廄,取人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殺不辜人也,袍其衣裘,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馬牛。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玆甚矣,罪益厚。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攻國,則弗之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道後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  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得:攘:甚:辜:情:書: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