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这段文字出自哪里?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5.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过秦》指的是《过秦论》,作者是西汉贾谊
  • B.《子虚》指的是《子虚赋》,作者是西汉司马迁
  • C.这句诗出自西晋时期的左思《咏史》
  • D.《咏史》共八首,是左思批判门阀制度不合理,表达自己建功立业愿望的集中体现
  • E.作者自比贾谊、司马迁,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十分强烈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