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第 49 题D公司总部在北京,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在北方地区销售,虽然市场稳定,但销售规模多年徘徊不前。为了扩大生产经营,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D公司准备重点开拓长三角市场,并在上海浦东新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公司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销售工作,相关部门提出了三个分支机构设置方案供选择:甲方案为设立子公司;乙方案为设立分公司;丙方案为先设立分公司,一年后注销再设立子公司。D公司总部及上海浦东新区分支机构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预计D公司总部2010~2015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1 000万元、1 100万元、1 200万元、1 300万元、1 400万元、1 5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料二:预计上海浦东新区分支机构2010~2015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 0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假设分公司所得税不实行就地预缴政策,由总公司统一汇总缴纳;假设上海浦东新区纳税主体各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

要求:

计算不同分支机构设置方案下2010~2015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并从税收筹划角度分析确定分支机构的最佳设置方案。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51题   F公司为一家稳定成长的上市公司,2009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公司上市三年来一直执行稳定增长的现金股利政策,年增长率为5%,吸引了一批稳健的战略性机构投资者。公司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占60%。2008年度每股派发0.2元的现金股利。公司2010年计划新增一投资项目,需要资金8000万元。公司目标资产负债率为50%。由于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成长能力,公司与多家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有关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货币资金

12 000

负债20 000

股本(面值1元,发行在外10000万股普通股)10 000

资本公积8 000

盈余公积3 000

未分配利润9 000

股东权益总额30 000

2010年3月15日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讨论了甲、乙、丙三位董事提出的2009年度股利分配方案:

(1)甲董事认为考虑到公司的投资机会,应当停止执行稳定增长的现金股利政策,将净利润全部留存,不分配股利,以满足投资需要。

(2)乙董事认为既然公司有好的投资项目,有较大的现金需求,应当改变之前的股利政策,采用每10股送5股的股票股利分配政策。

(3)丙董事认为应当维持原来的股利分配政策,因为公司的战略性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保险公司,他们要求固定的现金回报,且当前资本市场效率较高,不会由于发放股票股利使股价上涨。

要求:

(1)计算维持稳定增长的股利分配政策下公司2009年度应当分配的现金股利总额。

(2)分别计算甲、乙、丙三位董事提出的股利分配方案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3)分别站在企业和投资者的角度,比较分析甲、乙、丙三位董事提出的股利分配方案的利弊,并指出最佳股利分配方案。 

第50题B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制造类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在公司最近一次经营战略分析会上,多数管理人员认为,现有设备效率不高,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公司准备配置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推定结构转型,生产新一代电子产品。

(1)公司配置新设备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和除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为5100万元,预计每年的相关费用如下: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为1800万元,工资及福利费为1600万元,其他费用为200万元,财务费用为零。市场上该设备的购买价(即非含税价格,按现行增值税法规定,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可以全部抵扣)为4000万元,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新设备当年投产时需要追加流动资产资金投资2000万元。

(2)公司为筹资项目投资所需资金,拟定向增发普通股300万股,每股发行价12元,筹资3600万元,公司最近一年发放的股利为每股0.8元,固定股利增长率为5%:拟从银行贷款24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5年。假定不考虑筹资费用率的影响。

(3)假设基准折现率为9%,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表1所示。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①使用新设备每年折旧额和1~5年每年的经营成本;

②运营期1~5年每年息税前利润和总投资收益率;

③普通股资本成本、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和新增筹资的边际资本成本;

④建设期净现金流量(NCF0),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NCF1-4和NCF5)及该项目净现值。

(2)运用净现值法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并说明理由。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