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问题。
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後,不知所立。乃書訓戒之辭於二簡,以授二子曰:“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能舉其辭:求其簡,己失之矣。問無恤, 誦其辭甚習:求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於是簡子以無恤爲賢,立以爲後。
簡子使尹鐸辱晉陽。請曰“以爲繭絲乎?抑爲保障乎? ”簡子曰:“保障哉! ”尹鐸損其戶数。簡子謂無恤曰“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爲少,無以晉陽爲遠,必以爲歸。”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爲政,與韓康子、魏桓子宴於藍臺。智伯戯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錐必至矣!” 智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爲難,誰敢興之?” 對曰:“不然。《夏書》有之曰: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夫君子能勤小物,故無大患。今主一宴而恥人之君相,又弗備,曰不敢興難,蜹、蟻、蜂、蠆,皆能害人, 況君相乎!”弗聽。
(―)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5分)
識:
習:
爲:
損:
備:
(二)指出下列句中“而”字的词性和用法。(3分)
出諸袖中而奏之。
三年而问之。
智伯戯康子而侮段規。
(三)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難將由我。我不爲難,誰敢興之?
無以尹鐸爲少,無以晉陽爲遠,必以爲歸。
(四)赵简子将谁立为继承人?为什么?请用现代汉语陈述。(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