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室语》中的一段文字:
曰:“大清有天下,仁矣。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妻笑日:“何以谓之贼也?”曰:“今也有负数匹布,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或杀之而有其布粟,是贼乎,非贼乎?”日:“是贼矣。”
唐子日:“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三代以后,有天下之善者莫如汉。然高帝屠城阳,屠颍阳;光武帝屠城三百。使我而事高帝,当其屠城阳之时,必痛哭而去之矣;使我而事光武帝,当其屠一城之始,必痛哭而去之矣。吾不忍为之臣也。”
请回答:
(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的人?
(2)从这段文字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构思特点是什么?
(3)解释下列带括号的词语:
今也有(负)数匹布
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
必痛哭而(去)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