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C认证实操练习题(办公信息化)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240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CEAC认证实操练习题(办公信息化),office办公实操题。

  • 操作题
试卷预览
1

员工资料表

1.仅使用文本函数MID函数和CONCATENATE函数,对Shet1中的“出生日期”列进行自动填充。

要求: a填充的内容根据“身份证号码”列的内容来确定:

-身份证号码中的第7位第-10位:表示出生年份,

-身份证号码中的第11位-第12位:表示出生月份,

-身份证号码中的第13位第14位:表示出生日,

b.填充结果的格式为: x0082月-日(注意:不使用单元格格式进行设置)

2.根据Sheet1中“职务补贴率表”的数据,使用VLO0KUP函数,对“员工资料表”中的

“职务补贴率”列进行自动填充。

3.使用数组公式,在Shet1中“员工资料表的“工资总额”列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工资总额=基本工资* (1+职务补贴)

4.在Sheet2中,根据“固定资产情况表”,利用财务函数,对以下条件进行计算:

条件:a.计算“每天折旧值”,并将结果填入到E2单元格中,

b.计算每月折旧值”,并将结果填入到E3单元格中,

c.计算“每年折旧值”,并将结果填入到E4单元格中。

5.将Sheet1中的“员工资料表”复制到Sheet3,并对Sheet3进行高级筛选。

a.筛选条件为:“性别”一女、“职务”高级工程师:

b.将筛选结果保存在Sheet3中。(注: 无需考虑是否删除筛选条件)

6.根据Sheet1中的“员工资料表”,在Shee14中新建一数据透视表。 要求:

a显示每种姓名的不同职务的人数汇总情况:b.行区域设置为“性别”,

c.列区域设置为“职务”,d.数据区域设置为职务”,e计数项为职务。

1

公司员工人事信息表

1.使用大小写转换函数,根据Sheet1中“公司员工人事信息表”的“编号”列,对“新编号”列进行填充。要求:

把编号中的小写字 母改为大写字母,并将结果保存在“新编 号列中。

例如,“a001”更改后为“A001”。

2.使用文本函数和时间函数,根据Sht1中“公司员工人事信息表的“身份证号码”列,计算用户的年龄,并保存在“年龄”列中。注意:

(a)身份证的第7位-第10位表示出生年份;

(b)计算方法:年龄=当前年份-出生年份。其中“当前年份使用时间函数计算。

3.在Sheet1中,利用数据库函数及已设置的条件区域。根据以下情况计算,并将结果填入到相应的单元格当中。计算:

获取具有硕士学历, 职务为经理助理的员工姓名,

并将结果保存在Shetl中的E31单元格中。

4.使用函数,判断Sheet1中L12和M12单元格中的文本字符串是否完全相同。注意:

(a)如果完全相同,结果保存为TRUE,否则保存为FALSE.

(b)将结果保存在Sheet1中的N11单元格中。

5.把Sheet1中的“公司员工人事信息表”复制到Sheet2中,并对Sheet2进行自动筛选。要求,

(a)筛选条件为:“籍贯”广东、“学历”硕士、“职位"职员:

(b)将筛选条件保存在Shet2中。

注意:

(a)复制过程中,将标题项“公司员工人事信息表”连同数据-同复制;

(b)复制数据表后,粘帖时,数据表必须顶格放置。

6.根据Sheet1中的“公司员工人事信息表”,在Sheet3中新建一张数据透视表。要求:

(a)显示每个职位的不同学历的人数情况;

(b)行区域设置为“职务”;

(c)列区域设置为“学历”; 

1

文档:浙江旅游介绍

1、对正文进行排版,其中:

(1)章名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自动编号格式为:第X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

(2)小节名使用样式“标题2”,左对齐;自动编号格式为:多级符号,X.Y。

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

(3)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准考证号后4位;其中:

a.字体: 中文字体为“楷体_GB2312”,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小四”。

b.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c.其余格式:默认设置。

(4)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对出现“1)”、“2)”…

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

(5)将(3)中的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

   注意: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

(6)对正文中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要求:

a.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

(例如第1章中第2幅图,题注编号为1-2)

b.图的说明使用图下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图居中。

(7)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使用交叉引用,改为“如图X-Y所示”,

   其中“X-Y”为图题注的编号。

(8)对正文中的表添加题注“表”,位于表上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表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第1张表,题注编号为1-1)

b.表的说明使用表上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表居中。

(9)对正文中出现“如下表所示”的“下表”两字,使用交叉引用,改为“表X-Y”,其中“X-Y”为表题注的编号。

(10)对正文中首次出现“西湖龙井”的地方插入脚注,添加文字:“西湖龙井茶加工方法独特,有十大手法”。

2、在正文前按序插入节,使用“引用”中的目录功能,生成如下内容:

(1)第1节:目录。其中:

  a.“目录”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b. “目录”下为目录项。

(2)第2节:图索引。其中:

  a. “图索引”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b. “图索引”下为图索引项。

(3)第3节:表索引。其中:

  a. “表索引”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b. “表索引”下为表索引项。

3、对正文做分节处理,每章为单独一节。

4、添加页脚。使用域,在页脚中插入页码,居中显示。其中:

 (1)正文前的节,页码采用“i,ii,iii,……”格式;

 (2)正文中的节,页码采用“1,2,3,…”格式,并且每节总是从奇数页开始;

 (3)更新目录、图索引和表索引。

5、添加正文的页眉。使用域,按以下要求添加内容,居中显示。其中:

(1)对于奇数页,页眉中的文字为“章序号”+“章名”;

(2)对于偶数页,页眉中的文字为“节序号”+“节名”。

1

初三某班学生成绩表

初三某班老师统计考试成绩,根据需求美化表格并对数据进行更详细处理。

操作说明

制作思路:根据基本数据(初三某班学生成绩),再利用公式对成绩表进行求和、求平均值、分数段统计、表格格式设置。

1.将Sheet1工作表重命名为“初三某班学生成绩”。

2.表格区域格式化:将标题字体设置为黑体,18号,加粗,红色;将A1:K1合并居中;设置A1:K32水平、垂直居中。

3.列标头及学号列设置为绿色底纹;学生姓名设置黄色底纹。

4.设置表格内外框线,外部框线样式为双线,边框颜色为红色,内部框线样式为细线,边框颜色为黑色,文字1。

5.利用条件格式对各学科分数进行格式化,设置分数大于90分字体颜色为红色,介于80-90之间的分数字体颜色为紫色,分数小于60分字体颜色为蓝色。

6.统计每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平均分保留1位小数。)

(1)鼠标点击J3单元格,点击【公式】→【自动求和】→【求和】,在J3单元格会出现公式=SUM(C3:I3),按回车键得到总分。

(2)点击K3单元格,点击【公式】→【自动求和】→【平均值】,在K3单元格出现=AVERAGE(C3:I3),用鼠标框选C3:I3单元格,按回车得到平均分。

(3)选中J3,K3单元格,将鼠标移动填充柄上,按住不放向下填充至第32行。

7.利用COUNTIF函数统计出各科分数段人数分布

(1)在C34单元格输入函数=COUNTIF(C3:C32,"<60"),得出数学不及格人数;利用COUNTIF函数相减的方法得出60分至79分人数,在C35单元格输入函数=COUNTIF(C3:C32,">=60")-COUNTIF(C3:C32,">=80")。

(2)分数段在80-90之间的人数也可以用COUNTIF相减的方法来得出,这里我们也可以)利用COUNTIFS函数直接得出结果,点击C36单元格输入=COUNTIFS(C3:C32,">=80",C3:C32,"<90")。选中C34:C36单元格,将鼠标移动填充柄上,按住不放向右填充至第I列。

至此,整个“学生成绩分析表”制作完成。单击【保存】按钮将工作簿保存后退出。

1

文档:Visio介绍

1、对正文进行排版,其中:

(1)章名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编号格式为:第X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

(2)小节名使用样式“标题2”,左对齐;编号格式为:多级符号,X.Y。

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

(3)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准考证号后4位;其中:

a.字体: 中文字体为“楷体_GB2312”,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小四”。

b.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c.其余格式:默认设置。

(4)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对出现“1)”、“2)”…

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

(5)将(3)中的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

   注意: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

(6)对正文中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

(例如第1章中第2幅图,题注编号为1-2)

b.图的说明使用图下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图居中。

(7)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使用交叉引用,改为“如图X-Y所示”,

   其中“X-Y”为图题注的编号。

(8)对正文中的表添加题注“表”,位于表上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表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第1张表,题注编号为1-1)

b.表的说明使用表上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表居中。

(9)对正文中出现“如下表所示”的“下表”,使用交叉引用,改为“如表X-Y所示”,其中“X-Y”为表题注的编号。

(10)为正文文字(不包括标题)中首次出现“Visio”的地方插入脚注,添加文字:“Visio的最新版本为Visio 2007”。

2、在正文前按序插入节,使用“引用”中的目录功能,生成如下内容:

(1)第1节:目录。其中:

  a.“目录”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b. “目录”下为目录项。

(2)第2节:图索引。其中:

  a. “图索引”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b. “图索引”下为图索引项。

(3)第3节:表索引。其中:

  a. “表索引”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b. “表索引”下为表索引项。

3、对正文做分节处理,每章为单独一节。

4、添加页脚。使用域,在页脚中插入页码,居中显示。其中:

 (1)正文前的节,页码采用“i,ii,iii,……”格式,页码连续;

 (2)正文中的节,页码采用“1,2,3,…”格式,页码连续,并且每节总是从奇数页开始;

 (3)更新目录、图索引和表索引。

5、添加正文的页眉。使用域,按以下要求添加内容,居中显示。其中:

(1)对于奇数页,页眉中的文字为“章序号”+“章名”;

(2)对于偶数页,页眉中的文字为“节序号”+“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