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
- B.失业保险及生育保险应计入合理工资薪金当中
- C.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应计入合理工资薪金当中
- D.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应计人福利费
- A.与关联方订立财产转让的协议
- B.为关联方提供担保
- C.与关联方共同出资设立企业
- D.与关联方订立借款的协议
- A.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投资方取得投资收益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 B.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 C.租金收入,按照实际收取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 D.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 A.将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 B.将外购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 C.销售代销的货物
- D.用自产产品对外投资
- A.境外单位向境内单位提供完全在境外消费的应税服务
- B.日本某公司为中国境内某企业设计时装
- C.法国某公司出租设备给中国境内某企业使用
- D.境外个人向境外单位提供完全在境外消费的应税服务
- A.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 B.定金的数额应当为主合同标的额的z0%,当事人不得自行约定
- C.定金合同均自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
- D.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定金合同
- A.国家机关
- B.以公益为目的的学校
- C.以公益为目的的医院
- D.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
- A.保险人因投保人未如实告知而享有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60Et不行使而消灭
- B.保险人因投保人未如实告知而享有的合同解除权,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1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
- C.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 D.对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 A.在中国境内应当按行政区划设立
- B.经地方政府批准即可设立
- C.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 D.拨付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总额的70%
- A.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并一致
- B.收款人名称必须记载清楚并不得更改
- C.签章应为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或者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 D.必须标明签发票据的原因
- A.甲声明对企业的债务最多只承担1万元的责任
- B.乙是国家公务员,以自己8岁的儿子的名义入伙
- C.丙是l年前被开除的警察
- D.丁于3个月前刚被刑满释放
- A.外商独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
- B.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但不设股东会
- 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的外国合营者可以以外币出资
- D.合营企业的董事会成员每届任期3年
- A.会议决定一年后公开发行股票
- B.会议决定不设董事会,由甲任执行董事,甲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 C.会议决定设1名监事,由乙担任,任期3年
- D.会议决定了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 A.张某应该承担冒名登记行为产生的相应责任
- B.李某应该承担补足出资的责任
- C.李某应该承担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
- D.张某应该承担补足出资的责任
- A.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 B.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起诉
- C.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可以不开庭进行
- D.仲裁的进行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为条件
- A.甲
- B.乙
- C.甲和乙共同共有
- D.甲和乙按份共有
- A.应当有利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B.应当依法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或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 C.应当合理评估,依法公开,公平竞价
- D.应当依法回避的关联方不得参与竞买
- A.开发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 B.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可以缩短折旧年限
- C.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
- D.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B.利息所得
- C.动产转让所得
- D.租金所得
- A.28.5
- B.40.8
- C.18.69
- D.18.68
- A.17
- B.3.4
- C.O
- D.6
- A.3
- B.13.O9
- C.11
- D.6
- A.将外购的货物分配给股东和投资者
- B.将外购的货物用于本单位集体福利
- C.将外购的货物无偿赠送给其他个人
- D.将外购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
- A.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 B.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 C.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 D.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 A.0
- B.3211.1l
- C.2542.48
- D.643.69
- A.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部分债务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 B.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的数量、价格作出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 C.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出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的或法律规定的期间
- D.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动主合同内容,但并无实际履行,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 A.甲公司以自己名义与丙公司签订合同.
- B.对甲、丙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甲公司直接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 C.第三人丙不履行义务而产生的乙公司的财产损失应直接由丙公司承担
- D.第三人丙不履行义务而产生的乙公司的财产损失应直接由甲公司承担
- A.向甲银行的抵押有效,向乙银行的抵押无效
- B.向乙银行的抵押有效,向甲银行的抵押无效
- C.两次抵押均有效
- D.两次抵押均无效
- A.行使留置权
- B.将服装向有关机关提存
- C.行使不安抗辩权
- D.行使代位权
- 44
-
丙、丁两公司签订一份价值100万元的购销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为总价款的15%。后因丙公司违约,丁公司虽及时采取措施,但仍发生20万元的实际损失。丁公司依法要求增加的违约金数额最多是( )万元。
- A.5
- B.15
- C.20
- D.0
- A.自出票日起6个月
- B.票据到期日起3个月
- C.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 D.提示付款之日起3个月
- A.请求李某返还汇票
- B.请求李某返还10万元现金.
- C.请求从李某处受让汇票的第三人返还汇票
- D.请求付款人停止支付票据上的款项
- A.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l年,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5年
- B.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l年,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
- C.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3年,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5年
- D.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
- A.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 B.增减注册资本
- C.公司合并分立
- D.变更出资额占公司资本总额1%的股东,
- A.债券信用评级达到B级以上(含B级)
- B.债券信用评级达到AAA级
- C.发行人最近三年无债务违约或者迟延支付本息的事实
- D.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债券一年利息的l.5倍
- A.合伙人甲提议,装修办公场所
- B.合伙人乙提议,以合伙企业的一处门面房为其他企业提供抵押担保
- C.合伙人丙提议,转让合伙企业的注册商标
- D.合伙人丁提议,聘任合伙人以外的张某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 A.该票据无效
- B.补盖A公司在银行预留签章一致的财务专用章后,A公司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 C.该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
- D.A公司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 A.张某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设立该个人独资企业
- B.张某不可以设立该个人独资企业,除非合伙协议另有约定
- C.张某如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就可以设立该个人独资企业
- D.张某只要具有该合伙企业合伙人的身份,就不可以设立该个人独资企业
- A.合营企业因合同纠纷被对方当事人提起诉讼
- B.因自然灾害遭受严重损失,无法继续经营
- C.合营企业发生严重亏损,无力继续经营
- D.合营企业未达到其经营目的,同时又无发展前途
- A.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申请发行公司债券
- B.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
- C.财务负责人可以兼任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
- D.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成员不少于5人
- A.甲之妻半年前卸任A上市公司之附属企业B公司总经理之职
- B.乙于l年前卸任C公司副董事长之职,C公司持有A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7%
- C.丙正在担任8公司的法律顾问
- D.丁是持有A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2%的自然人股东
- A.丙可以取得股权的所有权
- B.甲的该行为造成乙的损失,乙有权向甲要求赔偿
- C.乙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确认甲的该处分股权行为无效
- D.丙不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该股权
- A.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 B.诉讼时效中止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
-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和其他障碍,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 D.在民法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内,诉讼时效中止的持续时间没有限制
- A.甲公司若经营规模较大,则应当设立监事会,且其成员不得少于3人
- B.甲公司的监事会应当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
- C.监事的任期每届为4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 D.甲公司的董事、经理和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甲公司的监事
- A.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 B.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 C.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 D.附解除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