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甲合同的约定借款期限为6个月,则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利息
- B.乙合同的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则应当每满6个月时支付一次利息
- C.丙合同的约定借款期限为30个月,则应当分别在满12个月、24个月和30个月时支付利息
- D.丁合同的约定借款期限为50个月则应当分别在满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和50个月时支付利息
- A.合伙企业
- B.个人独资企业
- C.国有企业
- D.外商独资企业
- A.破产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得通过且未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获得批准
- B.破产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已通过但未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获得批准
- C.破产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得通过但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通过批准
- D.破产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已获得通过并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通过批准
- A.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不足5家
- B.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
- C.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
- D.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
- A.W公司于2010年2月28日向中国公司一次支付120万美元
- B.W公司于2009午5月30日向中国公司支付60万美元,2010年2月28日支付60万美元
- C.W公司于2009年5月30日向中国公司一次支付120万美元
- D.W公司于2009年8月30日向中国公司支付80万美元,2010年8月30日支付40万美元
- A.张某在2004年10月1日转让股份
- B.张某在2005年10月1日转让股份
- C.张某在2008年11月20日转让所持股份的50%
- D.张某在2010年11月20日转让股份
-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 B.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 D.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的
- A.法官
- B.警官
- C.商业银行工作人员
- D.国有工业企业工人
- A.合伙协议没有约定比例的,可以直接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担
- B.合伙协议没有约定比例的,由各合伙人协商确定
- C.合伙协议没有约定比例,无法协商并且不能确定出资比例的,合伙人平均承担
- D.由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承担
- A.合营企业必须设审计师,负责审查、稽核合营企业的财务收支和会计账目,向董事会、总经理提出报告
- B.合营各方的出资证明书应当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和出具证明,方为有效
- C.合营企业原则上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经合营各方商定也可采用某一种外国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以外国货币记账的合营企业,无须另编折算成人民币的会计报表
- D.合营企业设总会计师,必要时可以设副总会计师
- A.因董事长不能出席会议,董事长指定一位董事会成员赵某主持该次会议
- B.通过了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决议
- C.通过了解聘公司现任经理,由副董事长王某兼任经理的决议
- D.会议所有议决事项均载入会议记录后,由主持会议的副董事长王某和记录员签名存档
- A.股票已经核准公开发行
- B.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 C.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必须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 D.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
- A.仲裁协议中为当事人设定的一定义务,不能任意更改、终止或撤销
- B.在当事人双方发生协议约定的争议时,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向法院起诉
- C.对于仲裁组织来说,仲裁协议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作用
- D.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无效,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 A.1名监事提议召开
- B.未弥补的亏损为40万元
- C.4名董事提议召开
- D.出资额为30万元的股东提议召开
- A.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后办理入伙的合伙人
- B.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后办理退伙的合伙人
- C.合伙企业聘用的经营管理人员
- D.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
- A.汇票被拒绝承兑
- B.付款人因违法被责令停业
- C.承兑人逃匿
- D.付款人破产
- A.无民事行为能力者
- B.曾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公司经理
- C.因犯有贪污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的人
- D.国家公务员
- A.建设工程
- B.专利使用权
- C.代理行为
- D.有价证券
- A.持票人丧失全部票据权利
- B.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仍然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 C.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背书人仍然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 D.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可以行使全部票据权利
- A.3年
- B.5年
- C.10年
- D.15年
- A.10%
- B.20%
- C.25%
- D.30%
- A.出质人在汇票上记载了“质押”字样而未在汇票上签章的
- B.出质人在汇票粘单上记载了“质押”字样并在汇票粘单上签章的
- C.出质人在汇票上记载了“质押”字样并在汇票上签章,但是未记载背书日期的
- D.出质人在汇票上记载了“为担保”字样并在汇票上签章的
- 37
-
乙公司在与甲公司交易中获得300万元的汇票一张,付款人为丙公司。乙公司请求承兑时,丙公司在汇票上签注:“承兑。甲公司款到后支付。”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丙公司付款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丙公司已经承兑,应承担付款责任
- B.应视为丙公司拒绝承兑,丙公司不承担付款责任
- C.甲公司给丙公司付款后,丙公司才承担付款责任
- D.按甲公司给丙公司付款的多少确定丙公司应承担的付款责任
- A.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1个月未行使
- B.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在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3个月未行使
- C.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3个月未行使
- D.持票人对本票出票人的权利,自票据出票日起3年未行使
- A.收款人在汇票金额的付款请求权不能满足时,仅享有对出票人的迫索权
- B.付款人在出票人完成出票之日,即成为汇票上的主债务人
- C.汇票签发后,如付款人不予付款,出票人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 D.持票人变造汇票金额的,出票人不仅不对变造后汇票记载的内容承担责任,而且也不对变造前汇票记载的内容承担责任
- A.无效
- B.有效
- C.可撤销
- D.甲追认后有效
- A.财务状况与公司信誉良好的甲上市公司
- B.在过去一年中因存在虚假信息披露被中国证监会给予行政处罚的乙上市公司
- C.丙上市公司已经拥有戊上市公司20%的股份,打算继续收购
- D.自然人丁,丁曾经担任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因不可抗力原因,该股份有限公司已在3年前破产关闭
- A.人民币5000万元
- B.人民币1亿元
- C.人民币5亿元
- D.人民币10亿元
- 43
-
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债权人未受领的破产财产分配额,管理人应当提存。债权人自最后分配公告之日起满( )仍不领取的,视为放弃受领分配的权利,管理人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将提存的分配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
- A.1个月
- B.2个月
- C.6个月
- D.2年
- 44
-
国内企业甲与外国投资者乙共同投资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丙,其中甲出资60%,乙出资40%;投资总额为400万美元。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甲、乙出资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至少应出资240万美元,乙至少应出资160万美元
- B.甲至少应出资126万美元,乙至少应出资84万美元
- C.甲至少应出资120万美元,乙至少应出资80万美元
- D.甲至少应出资168万美元,乙至少应出资112万美元
- A.在债权人会议中应当设置债权人委员会
- B.债权人委员会的成员人数最多不得超过7人
- C.债权人委员会中的债权人代表由人民法院指定
- D.债权人委员会中应当有1名债务人企业的职工代表或者工会代表
- A.甲公司通过乙公司提供财产担保从银行贷款作为出资
- B.甲公司以已作抵押的厂房作为出资
- C.乙公司以人民币现金作为出资
- D.乙公司以收购甲公司30%的资产作为出资
- A.乙、丙、丁应按合伙份额对该笔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甲无须承担责任
- B.各合伙人均应对该笔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C.乙、丙、丁应对该笔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无须承担责任
- D.合伙企业已宣告破产,债务归于消灭,各合伙人无须偿还该笔债务
- A.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
- B.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C.个人独资企业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 D.个人独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
- A.按各合伙人的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和分担
- B.按各合伙人贡献大小分配和分担
- C.在全体合伙人之间平均分配和分担
- D.由人民法院决定如何分配和分担
- A.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监事会,也可以不设监事
- B.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
- C.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 D.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
- A.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可以随时转让
- B.公司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即日起可以对外转让
- C.公司收回本公司已发行股份的4%用于未来1年内奖励本公司职工
- D.决定与乙公司联合开发房地产,并要求乙公司以其持有的甲公司股份作为履行合同的质押担保
- A.公司不设董事会,公司的法人代表由公司经理担任
- B.公司不设监事会,公司的执行监事由股东汪某担任
- C.公司利润在弥补上一年度亏损并提取公积金后,由股东平均分配
- D.公司经营期限届满前,股东不得要求解散公司
- A.甲住所地人民法院
- B.乙住所地人民法院
- C.X地人民法院
- D.Y地人民法院
- A.1990年2月8日
- B.2008年2月8日
- C.2008年10月31日
- D.2009年10月31日
- A.8000万元
- B.1亿元
- C.1.8亿元
- D.2亿元
-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民事行为
-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 C.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 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 A.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
- B.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 C.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 D.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