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整体或部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 B.合并、分立、清算
- C.整体或者部分产权(股权)转让
- D.收购非国有资产
- A.上市公司的董事发生变动
- B.40%的监事发生变动
- C.股东大会决议被依法撤销
- D.股东大会作出减少注册资本的决定
- A.甲、乙双方因合同发生纠纷,甲向法院提起诉讼
- B.甲、乙双方就欠款事宜达成还款协议
- C.甲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发生不可抗力
- D.甲债权人向乙债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 A.外商投资企业向其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
- B.资本的利息
- C.支付给总机构的特许权使用费
- D.外商投资企业为其在中国境内工作的职工支付的境外社会保险费
- A.饭店、公寓、写字楼
- B.从事土地开发及经营房地产
- C.从事资源勘查开发
- D.国家规定限制投资项目
- A.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格式条款
- B.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格式条款
- C.有两种以上解释的格式条款
-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格式条款
- A.以低于其他投资者的价格向公司原股东发行股票
- B.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股票
- C.向公司发起人发行无记名股票
- D.向某法人股东发行记名股票,并将该法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记载于股东名册
- A.董事长因故不能出席会议,会议由董事长指定的副董事长甲主持
- B.通过了有关公司董事报酬的决议
- C.通过了免除乙的经理职务,聘任副董事长甲担任经理的决议
- D.会议记录由主持人甲和记录员丙签名后存档
- A.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 B.到期国债利息收入
- C.转让无形资产收入
- D.转让股票的净收益
- A.公司的股东发生变动
- B.公司的董事发生变化
- C.公司的住所发生变化
- D.公司的注册资本发生变化
- A.对行政机关做出的罚款决定不服的
-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撤消资格证决定不服的
-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决定不服的
-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的
- A.在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
- B.该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提出并实施,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C.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可以撤销
- D.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宣告撤销时起行为无效
- A.合营企业原则上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经合营各方商定也可采用某一种外国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以外国货币记账的合营企业,无须另编折算成人民币的会计报表
- B.合营企业设总会计师,必要时可以设副总会计师
- C.合营企业必须设审计师,负责审查、稽核合营企业的财务收支和会计账目,向董事会、总经理提出报告
- D.合营各方的出资证明书应当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和出具证明,方为有效
- A.在经营管理上,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一般均可参与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在有限合伙企业中,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
- B.在风险承担上,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之间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在有限合伙企业中,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 C.在出资形式上,普通合伙人可以劳务出资;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 D.在享有权利上,普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而有限合伙人一般不承担竞业禁止义务
- A.投资人决定解散
- B.投资人死亡且无继承人
- C.欠缴税款
- D.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 A.代理期间届满
- B.代理人死亡
- C.被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 D.被代理人取消委托
- A.将汇票金额全部转让给甲某
- B.将汇票金额的一半转让给甲某
- C.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甲某和乙某
- D.将汇票金额转让给甲某但要求甲某不得对背书人行使追索权
-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 C.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A.增加注册资本
- B.资产抵押
- C.转让商标权
- D.有正当理由要求延期出资
- A.债权人会议必须设立债权人委员会
- B.债权人委员会可以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 C.管理人将破产企业房屋进行转让的,应该及时向债权人委员会报告
- D.债权人委员会成员不得超过9人,其中至少包括1名债务人的职工代表和1名工会代表
- A.效力待定合同
- B.无效合同
- C.可撤销合同
- D.有效合同
- A.1月1日至1月31日
- B.1月1日至3月31日
- C.3月1日至3月31日
- D.3月1日至6月30日
- A.郑某不服某税务局对其作出的罚款处罚决定
- B.村民李某不服某镇政府作出的关于李某与高某之间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调解
- C.甲企业不服某工商局作出的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决定
- D.郑某不服某公安局对其作出的行政拘留处罚决定
- A.5
- B.10
- C.15
- D.20
- A.劳务
- B.货币
- C.实物
- D.自有房屋
- A.由出具单位重开
- B.由出具单位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C.由接受单位更正并加盖接受单位印章
- D.由经办人员更正并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 A.如果张某和赵某不同意,也不愿意购买,王某可以将该机器设备卖给李某
- B.如果张某不同意,王某不得将该机器设备卖给李某
- C.如果张某不同意,赵某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王某可以将该机器设备卖给赵某
- D.合伙企业对王某的行为无权干涉
- A.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4月1日
- B.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4月10日
- C.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4月20日
- D.2006年4月1日至2008年4月20日
- A.借款合同签订之日
- B.质押合同签订之日
- C.向证券登记机构申请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 D.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 A.某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办公用品
- B.某军事机关采购军需品
- C.某省政府因严重自然灾害紧急采购救灾物资
- D.某省国家安全部门采购用于情报工作的物资
- A.缴纳出资后
- B.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后
- C.提出公司设立登记申请后
- D.公司登记后
- A.4月1日
- B.4月10日
- C.4月15日
- D.4月20日
- A.100万元以下
- B.200万元以下
- C.500万元以下
- D.1000万元以下
- A.法律依据
- B.法律后果
- C.法律事实
- D.事实构成
- A.管理人对破产财产进行分配而发生的费用
- B.管理人为破产财产的估价聘请的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而支付的劳动报酬
- C.债务人的财产在债务人自己的仓库保管时发生火灾,殃及了近邻,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害,为此,债务人需要承担的赔偿费用
- D.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的破产案件依照职权发生的由债务人负担的调查费用、公告费和文件送达费用
- A.人民法院
- B.清算组
- C.债权人会议主席
- D.债务人上级主管部门
- A.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应足以支付公司债券6个月的利息
- B.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可以用于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 C.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的,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 D.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应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 A.自然人为合伙人设立的企业
- B.上市公司为普通合伙人的普通合伙企业
- C.合伙制的律师事务所
- D.国有企业为有限合伙人的有限合伙企业
- A.2%
- B.5%
- C.3%
- D.6%
- A.暂扣纳税人营业执照
-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 C.依法拍卖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 D.扣押、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 A.10日
- B.20日
- C.30日
- D.60日
- A.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年内
- B.自合同签订之日起2年内
- C.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
- D.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2年内
- A.总经理办公会
- B.董事会
- C.股东会
- D.职工代表大会
- A.应承担一定赔偿责任
- B.只承担一般保证责任,不承担票据保证责任
- C.应当承担票据保证责任
- D.不承担任何责任
- A.A区人民政府
- B.甲市国家税务局
- C.A区国家税务局
- D.甲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