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公司回购股份形成库存股用于职工股权激励的,在职工行权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时,所收款项和等待期内根据职工提供服务所确认的相关资本公积的累计金额之和,与交付给职_T库存股成本的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收支。 ( )
- 正确
- 错误
- A.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当日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计量
- B.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按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 C.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 D.无论是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均应按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 A.第1年确认的服务费用为1800000元
- B.第2年确认的服务费用为2000000元
- C.第2年确认的服务费用为3800000元
- D.第3年确认的服务费用为1840000元
- A.对条款和条件的有利修改,应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将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
- B.对条款和条件的不利修改,如同该变更从未发生,除非企业取消了部分或全部已授予的权益工具
- C.对取消或结算,将取消或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
- D.无论是条款和条件的有利修改,还是不利修改,均应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将增加或减少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或减少
- A.初始确认时确认资本公积
- B.初始确认时以企业所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 C.等待期内按照所确认负债的金额计入成本或费用
- D.可行权之口后相关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A.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 B.对于换取其他方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换取的服务的公允价值计量
- C.企业在确定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应当考虑股份支付协议规定的可行权条件中的市场条件和非可行权条件的影响
- D.股份支付存在非可行权条件时,只要职工或其他方满足了所有可行权条件中的非市场条件,企业应当确认已得到服务相对应的成本费用
- A.计入营业外收入
- B.计入投资收益
- C.冲减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
- D.计入财务费用
- A.313377
- B.310912.08
- C.308348.56
- D.324.536.88
- A.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 B.同定资产的成本就是购买价款
- C.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 D.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
- A.持有以备出售的商品
- B.为短期出售而持有的5年期债券
-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D.实施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划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
- A.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 B.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 C.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D.对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应将相关权益的所有者权益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 A.发生在企业与其职工之间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 B.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发生在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原股东之间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 C.发生在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 D.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 A.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
- B.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
- C.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 D.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
- A.授予日
- B.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 C.可行权日
- D.行权日
- A.7800
- B.8000
- C.8200
- D.8400
- A.34000
- B.36000
- C.38000
- D.40000
- A..2010年12月20日的公允价值
- B..201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
- C..2011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
- D..2013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