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 B.收到股票股利
- C.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D.被投资企业接收实物资产捐赠
- A.事业基金
- B.专用基金
- C.预算结余
- D.事业结余
- A.外币借款本金汇兑差额
- B.外币借款利息汇兑差额
- C.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折价
- D.银行借款承诺费、手续费
- A.与商品销售分开的安装劳务收入,应在销售商品时确认
- B.包含在商品售价中的服务费,应递延到提供服务时确认
- C.属于提供与特许权相关的设备的收入,应在资产所有权转移时确认
- D.广告媒介的佣金收入,应在相关的广告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
- A.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时在被投资企业中拥有的权益与原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
- B.用于对外投资的非现金资产的评估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 C.被投资企业接受外币资本投资所发生的外币折算差额
- D.被投资企业增发股票形成的股本溢价
- A.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 B.各种包装材料
- C.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 D.用于储存产品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
- A.收到短期股票投资的股利
- B.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实现净损益
- C.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D.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股票股利
- A.当年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应计提坏账准备
- B.转让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 C.结转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已售库存商品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D.供货单位已破产,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预付账款应转入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 A.技术转让费
- B.公司广告费用
- C.职工劳动保险费
- D.与扩大商品销售相关的业务招待费
- A.购入债券时支付的小额税费
- B.购入债券时支付的超过面值的溢价
- C.实际价款中包含的尚未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
- D.实际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 A.1 396
- B.1 296
- C.1 210
- D.1 314
- A.270
- B.280
- C.300
- D.315.3
- A.某企业原领用低值易耗品时一次计人费用,现因所需低值易耗品较多,改按分期摊销的方法计人费用
- B.某企业第一次签订一项建造合同,为另一企业建造厂房,该企业对该项建造合同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 C.原租人设备为经营租赁,本年度起租赁的设备均改为融资租赁,自本年度起对新租赁的设备采用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
- D.存货期末计价由成本法改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 A.8
- B.7.5
- C.4.5
- D.6.5
- A.将减少部分记人营业外支出
- B.将减少部分减至将来应付金额,减少金额计人“资本公积”
- C.将增加部分记入资本公积
- D.将增加部分记人营业外收入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营业费用
- D.生产成本
- A.既然如此不确认利润也不确认损失
- B.不确认利润但可能确认损失
- C.确认利润但不确认损失
- D.可能确认利润也可能确认损失
- A.-100
- B.-300
- C.-1 300
- D.900
- A.签订购买合同缴纳的印花税
- B.收购未税矿产品代缴的资源税
- C.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 D.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
- A.21
- B.21.25
- C.40
- D.31.25
- A.客观性原则
- B.明晰性原则
- C.重要性原则
- D.谨慎性原则
- A.税金
- B.手续费
- C.购买价款
- D.资产评估费
- A.继续进行摊销
- B.全部转入管理费用
- C.转入长期待摊费用
- D.全部转入开发成本或在建工程成本
- A.23 300
- B.28 900
- C.17 600
- D.38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