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营业费用
- B.管理费用
- C.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 D.制造费用
- A.换入或换出资产的类别
- B.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 C.涉及收补价时应确认的收益
- D.涉及付补价时应确认的损失
- A.劳务合同的款项已经收到
- B.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 C.合同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D.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 A.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
- B.用以前年度税前利润弥补
- C.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
- D.用以前年度税后利润弥补
- A.会计估计变更
- B.滥用会计政策变更
- C.本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
- D.无法合理确定累积影响数的会计政策变更
- A.收到股票股利
- B.被投资企业购入土地使用权
- C.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 D.被投资企业接受实物资产捐赠
- A.耕地占用税
- B.土地使用税
- C.土地增值税
- D.车辆购置税
- A.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 B.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 C.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 D.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承兑汇票
- C.银行本票
- D.商业承兑汇票
- A.土地使用权
- B.受托代销商品
- C.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 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A.借方45
- B.贷方45
- C.贷方450
- D.579.6
- A.增加事业收入
- B.增加其他收入
- C.增加一般基金
- D.冲减事业支出
- A.60.5
- B.48.6
- C.71.9
- D.68
- A.25500
- B.15625
- C.134375
- D.175500
- A.2777.78
- B.2222.22
- C.2177.78
- D.1650
- A.30000元和70000元
- B.52000元和125000元
- C.63000元和53000元
- D.47000元和115000元
- A.企业产品销售运输途中发生的保险费
- B.企业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宣传费
- C.企业销售人员报销的医药费
- D.根据已售产品计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
- 32
-
A公司为购建固定资产于2005年1月1日取得2年期借款800万元,年利率6%;同年7月1日又取得一年期借款400万元,年利率5%。假设无其他借款,则2005年计算的专门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 )。
- A.6%.
- B.5.8%.
- C.5.67%.
- D.5%.
- A.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由4%改为8%
- B.某项设备的折旧年限由10年改为8年
- C.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由5%提高为10%
- D.存货期末计价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 A.235
- B.191
- C.150
- D.111
- A.支付的管理设备大修理费用
- B.专门借款辅助费用较少的金额
- C.支付的土地出让金
- D.发生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