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 B.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 C.股份支付分为以负债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 D.股份支付分为以负债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 A.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初始确认的商誉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B.与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 C.与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 D.与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
- A.存货跌价损失
- B.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 C.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 D.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
- A.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 B.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 C.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补价之和小于25%
- D.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补价之和小于25%
- A.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 B.购入无形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所购无形资产购买价款总额入账
- C.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 D.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一般情况下,当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不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 A.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 B.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 C.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超过10年
- D.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一定无残值
- A.支付年度审计费
- B.固定资产和投资发生严重减值
- C.股票和债券的发行
- D.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 A.对于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预期由第三方或者其他方补偿的,只有在补偿金额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该补偿金额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
- B.当或有负债是企业的一项潜在义务时,不应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负债;但当或有负债是企业的一项现时义务时,则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 C.对于应予披露的或有负债,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获得补偿的可能性以及预计支付的时间
- D.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预计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
- B.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资产成本
-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应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 D.以外币计价的可供出售货币牲金融资产发生的汇兑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 D.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
- A.2000
- B.0
- C.-1000
- D.1000
- A.750
- B.786.5
- C.819.5
- D.753.5
- A.某一已使用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由6年改为4年
- B.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5%改为10%
- C.某一固定资产改扩建后将其使用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 D.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计量模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 A.为子公司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 B.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债务签订债务重组协议
- C.法院判决赔偿的金额与资产负债表日预计的相关负债的金额不一致
- D.债务单位遭受自然灾害导致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应收款项无法收回
- A.105
- B.147.5
- C.87.5
- D.210
- A.0
- B.300
- C.98
- D.62
- A.递延所得税资产160万元
- B.递延所得税负债160万元
- C.递延所得税资产40万元
- D.递延所得税负债40万元
- A.50000
- B.10000
- C.90000
- D.40000
- A.0
- B.1055
- C.3000
- D.28945
- A.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营业外收入
- B.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 C.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营业外收入
- D.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 A.坏账准备
- B.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C.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 D.存货跌价准备
- A.58.90
- B.50
- C.49.08
- D.60.70
- A.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
- C.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 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条件时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 A.9
- B.9.9
- C.11
- D.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