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收入预计为20万元、30万元、40万元,边际贡献率分别为40%、45%、50%。固定成本总额为17万元。按顺序法确定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要求:
(1)按照边际贡献率由低到高的顺序填写下表,并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顺序分析表(升序)
顺序 品种 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累计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 累计边际 贡献
固定成本 补偿额
累计固定成本补偿额 累计损益 1 2 3 (2)按照边际贡献率由高到低的顺序填写下表,并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顺序分析表(降序)
顺序 品种 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累计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 累计边际 贡献
固定成本 补偿额
累计固定成本补偿额 累计损益 1 2 3
- 正确
- 错误
- A.成本核算的精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成本领先战略对成本核算精度的要求比差异化战略要高
- B.财务成本核算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管理成本核算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以是现在成本或未来成本
- C.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应主要选用非财务指标,而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则大多选用财务指标
- D.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 A.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
- B.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不稳定的股利政策
- C.比较适用于那些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公司
- D.该政策下,容易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 A.提高单价
- B.提高利息率
- C.降低资产负债率
- D.降低销量
- A.作业成本管理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
- B.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的分配对象是产品
- C.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责任划分不清
- D.作业成本管理符合战略管理思想的要求
- A.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
- B.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
- C.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 D.财务指标的比较基础不统一
- A.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 B.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 C.产销平衡
- D.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 A.停工损失
- B.产成品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
- C.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
- D.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 A.某集团公司控股的子公司
- B.某公司的分公司
- C.生产车间
- D.某集团事业部
- A.每股收益分析法
- B.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
- C.公司价值分析法
- D.因素分析法
- A.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
- B.具有最大程度的决策权
- C.承担最大程度的经济责任
- D.既能控制成本、收入和利润,又能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控制
- A.通过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 B.通过成本管理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C.通过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 D.通过成本管理增加企业的收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A.本期生产数量=本期销售数量+期末产成品结存量-期初产成品结存量
- B.本期购货付现=本期购货付现部分+以前期赊购本期付现的部分
- C.本期材料采购数量=本期生产耗用数量+期末材料结存量-期初材料结存量
- D.本期销售商品所收到的现金=本期的销售收入+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
- A.后付年金终值
- B.预付年金终值
- C.递延年金终值
- D.永续年金终值
- A.现行标准成本
- B.历史平均成本
- C.正常标准成本
- D.理想标准成本
- A.风险接受者
- B.风险回避者
- C.风险追求者
- D.风险中立者
- A.便于筹措新资金
- B.促进股权流通和转让
- C.便于确定公司价值
- D.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 A.57
- B.60
- C.37
- D.39
- A.企业所有者
- B.企业债权人
- C.企业经营决策者
- D.税务机关
- A.10
- B.8
- C.4
- D.40%
- A.边际贡献的大小,与固定成本支出的多少无关
- B.边际贡献率反映产品给企业作出贡献的能力
- C.提高安全边际或提高边际贡献率,可以提高息税前利润
- D.降低安全边际率或提高边际贡献率,可以提高销售利润率
- A.8706.24
- B.6697.11
- C.8036.53
- D.9132.42
- A.1年
- B.半年
- C.1季度
- D.1个月
- A.4
- B.3
- C.2
- D.5
- A.效率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 B.资本利润率属于效率比率
- C.权益乘数属于相关比率
- D.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因此,资产负债率属于构成比率
- A.0.2564
- B.0.30
- C.0.20
- D.0.1709
- A.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 B.敏感系数越小,说明利润对该参数的变化越不敏感
- C.敏感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利润对该参数的变化越敏感
- D.敏感系数为负值,表明因素的变动方向和目标值的变动方向相反
- A.甲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大于乙资产的实际收益率
- B.甲资产收益率的方差大于乙资产收益率的方差
- C.甲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大于乙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
- D.甲资产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大于乙资产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 A.剩余股利政策
- B.固定股利政策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A.占用时间短
- B.周转快
- C.易变现
- D.不易变现
- A.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 B.考虑了风险因素
- C.可以适用于非上市公司
- D.避免了过多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
- A.发行普通股
- B.留存收益筹资
- C.长期借款筹资
- D.发行公司债券
- A.产量增加导致材料费用增加560元
- B.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差异使得材料费用增加550元
- C.单价提高使得材料费用增加770元
- D.单价提高使得材料费用增加550元
- A.22500
- B.1875
- C.7500
- D.3750
- A.可供使用现金
- B.现金支出
- C.预计实现的利润
- D.现金余缺
- A.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
- B.可转换债券的分子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前影响额
- C.只有当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才应考虑其稀释性
- D.送红股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