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公司为了控制成本指标,实行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以下是该公司在预计生产15000件甲产品并耗用人工45000工时情况下的产品标准成本资料:
直接材料
225000元
直接人工
180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
135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
165000元
合计
705000元
假定P公司本会计期间,实际耗用49000工时,生产16000件产品,其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
240000元
直接人工
208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
140800元
固定制造费用
?元
合计
?元
该会计期间每件产品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为0.80元。
要求:
(1)计算实际成本资料中“?”所代表的数值;
(2)计算该会计期间每件甲产品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成本结构以及甲产品的标准工时;
(3)计算甲产品人工成本的工资率差异与人工效率差异;
(4)计算甲产品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与耗费差异;
(5)计算甲产品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及产量差异。
- 4
-
某公司甲车间采用滚动预算方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已知2010年分季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如下(其中间接材料费用忽略不计):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直接人工预算总工时(小时)
11400
12060
12360
12600
48420
变动制造费用
间接人工费用
50160
53064
54384
55440
213048
水电与维修费用
41040
43416
44496
45360
174312
小计
91200
96480
98880
100800
387360
固定制造费用
设备租金
38600
38600
38600
38600
154400
管理人员工资
17400
17400
17400
17400
69600
小计
56000
56000
56000
56000
224000
制造费用合计
147200
1 52480
154880
156800
611360
2010年3月31日公司在编制2010年第二季度~2011年第一季度滚动预算时,发现未来的四个季度中将出现以下情况:
(1)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将上涨50%;
(2)原设备租赁合同到期,公司新签订的租赁合同中设备年租金将降低20%;
(3)预计直接人工总工时见"2010年第二季度~2011年第一季度制造费用预算"表。假定水电与维修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等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下一滚动期间的如下指标:
①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
②水电与维修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
(2)根据有关资料计算下一滚动期间的如下指标:
①间接人工费用总预算额:
②每季度设备租金预算额。
(3)计算填列下表中用字母表示的项目(可不写计算过程):
2010年第二季度~2011年第一季度制造费用预算
单位:元
2010年度
2011年度
项目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
合计
直接人工预算总工时(小时)
12100
(略)
(略)
11720
48420
变动制造费用
间接人工费用
A
(略)
(略)
B
(略)
水电与维修费用
C
(略)
(略)
D
(略)
小计
(略)
(略)
(略)
(略)
493884
固定制造费用
设备租金
E
(略)
(略)
(略)
(略)
管理人员工资
F
(略)
(略)
(略)
(略)
小计
(略)
(略)
(略)
(略)
(略)
制造费用合计
171700
(略)
(略)
(略)
687004
- 7
-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主要拟订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股票
- B.互换
- C.债券
- D.掉期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股利支付率降低
- B.固定资产净值增加
- C.收益留存率提高
- D.销售净利率增大
- A.留存收益包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 B.未分配利润指的是没有分配给股东的净利润
- C.留存收益的筹资数额有限
- D.留存收益筹资可以保持普通股股东的控制权
- A.上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为40万元
- B.上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200万元
- C.第一季度收回的期初应收账款为28万元
- D.上年第三季度销售的应收账款10万元在预计年度第一季度可以全部收回
- A.该组合中所有单项资产在组合中所占比重
- B.该组合中所有单项资产各自的8系数
- C.市场组合的无风险收益率
- D.该组合的无风险收益率
- A.相对于债务筹资,普通股筹资的成本较高
- B.在所有的筹资方式中,普通股的资本成本最高
- C.普通股筹资可以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 D.有利于公司自主经营管理
-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 B.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各产品安全边际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 C.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E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 D.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 A.单价提高到12.8元
- B.固定成本降低到240万元
- C.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到7.2元
- D.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到7.4元
- A.现金折扣是按照购买数量的多少给予的价格折扣,目的是鼓励购买者多购买商品
- B.尾数定价适用于高价的优质产品
- C.推广期一般应采用高价促销策略
- D.对于具有互补关系的相关产品,可以降低部分产品价格而提高互补产品价格
- A.如果销售量增加10%,息税前利润将增加15%
- B.如果息税前利润增加20%,每股收益将增加40%
- C.如果销售量增加10%,每股收益将增加30%
- D.如果每股收益增加30%,销售量需要增加90%
- A.如果三个项目相互独立,则应该选择乙项目
- B.如果三个项目相互排斥,则应该选择丙项目
- C.如果三个项目相互独立,则应该选择甲项目
- D.如果三个项目相互排斥,则应该选择乙项目
- A.集中筹资、融资权
- B.集中用资、担保权
- C.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
- D.集中投资权
- A.品种较多的存货
- B.数量较多的存货
- C.库存时间较长的存货
- D.单位价值较大的存货
- A.推迟支付应付款
- B.以支票代替汇票
- C.以汇票代替支票
- D.争取现金收支同步
- A.吸收货币资产
- B.吸收实物资产
- C.吸收专有技术
- D.吸收土地使用权
- A.对于负债和普通股筹资方式来说,当预计边际贡献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边际贡献时,应选择财务杠杆效应较小的筹资方式
- B.对于负债和普通股筹资方式来说,当预计销售额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额时,应选择财务杠杆效应较小的筹资方式
- C.对于负债和普通股筹资方式来说,当预计EBIT等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EBIT时,两种筹资方式均可
- D.对于负债和普通股筹资方式来说,当预计新增的EBIT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EBIT时,应选择财务杠杆效应较小的筹资方式
- A.专利权
- B.商标权
- C.非专利技术
- D.特许经营权
- A.发行普通股
- B.留存收益筹资
- C.长期借款筹资
- D.发行公司债券
- A.单项资产在资产组合中所占比重
- B.单项资产的β系数
- C.单项资产的方差
- D.两种资产的协方差
- A.发行认股权证
- B.发行短期融资券
- C.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 D.授予管理层股份期权
- A.生产部门
- B.销售部门
- C.供应部门
- D.管理部门
- A.发行对象为公众投资者
- B.发行条件比短期银行借款苛刻
- C.筹资成本比公司债券低
- D.一次性筹资数额比短期银行借款大
- A.完全成本
- B.固定成本
- C.变动成本
- D.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
- A.提高了
- B.下降了
- C.无法判断
- D.没有变化
- A.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 B.考虑了风险因素
- C.可以适用于非上市公司
- D.避免了过多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
- A.13382
- B.17623
- C.17908
- D.31058
- A.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B.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 C.企业所能创造的未来股权现金流量
- D.企业所创造的过去的现金流量的终值
- A.净收益营运指数为0.9375
- B.现金营运指数为0.9383
- C.经营净收益为7500万元
- D.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600万元
- A.回收期
- B.净现值
- C.年金净流量
- D.现值指数
- A.可转换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双重性质
- B.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债券的票面利率
- C.强制性转换条款,是债券投资者为了保证将可转债顺利地转换成普通股而设置的
- D.赎回条款的赎回价格一般高于可转换债券的面值
- A.70
- B.90
- C.100
- D.110
- A.增量预算法
- B.弹性预算法
- C.滚动预算法
- D.零基预算法
- A.126.5%
- B.109.25%
- C.104.5%
- D.120.18%
- A.投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 B.投资项目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C.项目投资属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属于间接投资
- D.企业投资管理要遵循结构平衡原则
- A.无需大量资金就能迅速获得所需资产
- B.财务风险小,财务优势明显
- C.限制条件较少
- D.资本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