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专家预测试卷六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企业不缴纳营业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所在行业的基准收益率为10%。该企业拟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甲和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资料1:甲方案投产后某年的预计营业收入为100万元,该年的营运成本费用为80万元,其中,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费为40万元,工资及福利费为23万元,折旧费为12万元,其他费用为5万元,该年年初增值税抵扣余额为0,销售的产品及外购原材料和燃料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预计应交消费税10万元。

资料2:乙方案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购置设备支出的不含税价款为105万元,增值税为17.85万元,无形资产投资为25万元,不发生开办费投资,流动资金投资为40万元。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年,期末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投资的摊销期为5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5万元。

部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为:(P/A,10%,11)=6.4951,(P/A,10%,1)=0.9091。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甲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该年付现的经营成本;

②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③该年息税前利润;

④该年调整所得税;

⑤该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⑥该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2)根据资料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建设投资;

②原始投资;

③项目总投资;

④固定资产原值;

⑤运营期1—10年每年的折旧额;

⑥运营期1—5年每年的无形资产摊销额;

⑦运营期末的回收额;

⑧乙方案截至第5年年末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为-6.39万元,截至第6年年末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为39.65万元。计算乙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和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3)已知乙方案运营期的第二年和最后一年的息税前利润的数据分别为36.64万元和41.64万元,请按简化公式计算这两年该方案的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NCF3和NCF11

(4)假定甲方案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为:NCF0=一120万元,NCF1=一10万元,NCF2-11=24.72万元,据此计算该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净现值和净现值率(所得税后);

②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③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④年等额净回收额。

(5)已知乙方案按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计算的净现值为2.21万元,请按净现值和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对甲方案和乙方案作出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的评价。

18

下列关于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说法正确的有(       )。

  • A.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由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 B.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包括盈利能力分析、资产质量分析、债务风险分析、经营增长分析
  • C.各类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构成
  • D.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中盈利能力状况所占比重最高
19

下列属于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影响的有(       )。

  • A.容易造成资金紧张
  • B.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
  • C.损害公司的根本利益
  • D.导致公司操纵股价
20

赊销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作用有(       )。

  • A.增加现金
  • B.减少存货
  • C.促进销售
  • D.减少借款
21

下列情况下,企业会采取偏紧的股利政策的有(       )。

  • A.投资机会较多
  • B.筹资能力较强
  • C.资产流动性能较好
  • D.通货膨胀
22

可控成本需要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

  • A.可以预见
  • B.可以计量
  • C.可以调控
  • D.可以界定责任
23

一项作业必须同时满足下列(       )条件才可断定为增值作业。

  • A.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 B.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 C.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 D.该作业必须是关键作业
24

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优点包括(       )。

  • A.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
  • B.有利于作出有效决策
  • C.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
  • D.有利于培养企业的整体意识
25

下列各财务管理目标中,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有(       )。

  • A.利润最大化
  • B.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 C.股东财富最大化
  • D.企业价值最大化
26

下列对边际分析定价法描述正确的有(       )。

  • A.边际利润等于零时,价格是最优销售价格
  • B.边际分析定价法是基于微分极值原理进行定价决策的分析方法
  • C.不论函数是否可微,直接对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得到最优售价
  • D.当边际收入不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将达到最大值
29

原始投资额不同,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最适合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

  • A.净现值率法
  • B.内部收益率法
  • C.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 D.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31

被投资企业需要投资企业的一处房产,如投资企业全部采用货币资金出资,然后由被投资企业向投资企业购人此房产,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投资企业需要缴纳城建税
  • B.投资企业需要缴纳营业税
  • C.投资企业需要缴纳教育费附加
  • D.投资企业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32

以下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市场价格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能够同时满足分部和公司的整体利益,但是它要求产品或劳务具有不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
  • B.协商价格即内部责任中心之间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 C.双重价格即由内部责任中心的交易双方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 D.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方法具有简便、客观的特点,但存在信息和激励方面的问题
34

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不包括(       )。

  • A.容易导致资产流动性降低,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
  • B.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
  • C.损害公司的根本利益
  • D.容易加剧公司行为的非规范化,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35

关于股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实际上是现金股利的替代
  • B.股票股利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 C.以公司所拥有的其他公司的债券支付股利,属于支付负债股利
  • D.发放股票股利可能导致资本公积增加
36

以下可控边际贡献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

  • A.可控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 B.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 C.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 D.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
3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薪金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不再受计税工资或工效挂钩扣除限额的限制,可以全额据实扣除
  • B.加速折旧法起到了延期纳税的作用
  • C.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 D.如果企业盈利能力很强,为减轻税负,可以采用加大产品中材料费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以减少当期利润,推迟纳税
3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融资租赁租金构成项目的是(       )。

  • A.租赁设备的价款
  • B.租赁期间利息
  • C.租赁手续费
  • D.租赁设备维护费
39

下列各项中,一般不作为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计价基础的是(       )。

  • A.完全成本
  • B.固定成本
  • C.变动成本
  • D.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
40

下列应优先满足留存需要的股利分配政策是(       )。

  • A.剩余股利政策
  • B.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D.固定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
41

某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300元,净现值率为12%,内部收益率为15%,基准收益率为10%,静态投资回收期>n/2,总投资收益率低于基准投资收益率,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该项目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
  • B.该项目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
  • C.该项目完全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 D.该项目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42

下列对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产权比率×权益乘数=1
  • B.权益乘数=1/(1-产权比率)
  • C.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产权比率
  • D.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
46

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所有者权益总额均不变
  • B.股东持股比例均不变
  • C.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构均不变
  • D.股票数量都会增加
48

财务预算管理中,不属于总预算内容的是(       )。

  • A.现金预算
  • B.销售预算
  • C.预计利润表
  • D.预计资产负债表
50

在下列各项中,企业总部不应当分散的权力是(       )。

  • A.人员管理权
  • B.业务定价权
  • C.固定资产购置权
  • D.费用开支的审批权
51

下列属于企业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环节是(       )。

  • A.财务计划
  • B.财务决策
  • C.财务考核
  • D.财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