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获利动机
- B.扩张动机
- C.分散风险动机
- D.控制动机
- A.认购数量
- B.赎回条款
- C.认购期限
- D.认购价格
- A.进行准确的预测
- B.向保险公司投保
- C.租赁经营
- D.业务外包
- A.有利于企业根据情况运用资金
- B.是股东获得股票的好机会
- C.有利于每股市价的稳定
- D.股票价格的上涨给投资者高报酬
- A.该方案的获利指数等于1
- B.该方案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 C.该方案的净现值率大于1
- D.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等于设定折现率或行业基准收益率
- A.现金回收管理
- B.现金支出管理
- C.闲置现金投资管理
- D.现金利用效率管理
- A.筹措及时原则
- B.方式经济原则
- C.来源合理原则
- D.规模适当原则
- A.计提折旧
- B.减免的税款
- C.提取公积金
- D.未分配利润
- A.增量预算
- B.零基预算.
- C.定期预算
- D.固定预算
- A.用来估计销售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
- B.用来估计销售额对每股利润造成的影响
- C.揭示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关系
- D.揭示企业面临的风险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 A.筹资
- B.投资
- C.财务预测
- D.财务决策
- A.销售税金(营业税金)
- B.变动储存费
- C.所得税
- D.固定储存费
- A.乙中心取得了更多的内部利润
- B.甲中心因此而减少了内部利润
- C.企业的总利润有所增加
- D.企业的总利润没有变化
- A.利息率风险
- B.违约风险
- C.破产风险
- D.流动性风险
- A.20%.
- B.30%.
- C.15%.
- D.40%.
- A.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 B.体现了股利与利润间的一定比例关系
- C.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 D.能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
- A.宽松
- B.很宽松
- C.不分配
- D.偏紧
- A.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 B.长期租赁费
- C.直接材料费
- D.广告费
- A.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 B.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 C.应收账款的使用成本
- D.坏账损失
- A.仓库折旧费
- B.存货残损
- C.变质损失
- D.存货的保险费用
- A.固定资产投资
- B.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C.资本化利息
- D.折旧
- A.违约风险
- B.利息率风险
- C.购买力风险
- D.流动性风险
- A.2.5%.
- B.1.2%.
- C.10.3%.
- D.2.4%.
- 40
-
纯利率是指( )。
- A.没有风险柑通货膨胀下的均衡点利率
- B.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 C.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 D.在借贷期内固定不变的利率
- A.缺货成本
- B.平均库存量
- C.交货期
- D.存货需求量
- A.人文管理工作
- B.社会管理工作
- C.物质管理工作
- D.经济管理工作
- 43
-
政府债券一般属于( )。
- A.抵押债券
- B.信用债券
- C.担保债券
- D.可转换债券
- A.长期借款成本
- B.长期债券成本
- C.普通股成本
- D.留存收益成本
- A.自上而下、层层分解
- B.自上而下、层层汇总
- C.由下而上、层层分解
- D.由下而上、层层汇总
- A.赊销商品
- B.预收货款
- C.商业汇票
- D.租赁
- A.甲项目的风险小于乙项
- B.甲项目的风险不大于乙项目
- C.甲项目的风险大于乙项目
- D.难以判断风险大小
- A.80
- B.90
- C.100
- D.110
- A.债权债务关系
- B.强制无偿的分配关系
- C.投资与受资关系
- D.内部各单位的利益关系
- A.1 994.59
- B.1 565.68
- C.1 813.48
- D.1 423.21
- A.671 600
- B.564 100
- C.871 600
- D.610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