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第 48 题某企业准备投资开发甲新产品,现有A、B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经预测,A、B两个方案的预期收益率如下表所示:
要求:预期年收益率(%) 市场状况 概率 A方案 B方案 繁荣 0.30 30 40 一般 0.50 15 15 衰退 0.20 -5 -15 (1)计算A、B两个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
(2)计算A、B两个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
(3)假设无风险收益率为10%,与甲新产品风险基本相同的乙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为22%,标准离差率为70%。计算A、B方案的风险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
(4)假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25%,国债利率为8%,市场组合的标准差为5%。分别计算A、B项目的B系数以及它们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
(5)如果A、B方案组成一个投资组合,投资比重为7:3,计算该投资组合的B系数和该组合的必要收益率(假设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25%,国债利率为8%)。
- 5
-
第 47 题已知A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A公司资产负债表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年初 年末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年初 年末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50 60
45 90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175 245
420
150 200
350
预付账款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净值
23 92
225
475
36 144
315
385
所有者权益合计 280 350 总计 700 700 总计 700 700 同时,该公司2006年度营业净利率为16%,总资产周转率为0.5次(年末总资产),权益乘数为2.5(年末数),净资产收益率为20%(年末净资产),2007年度主营业务收人净额为420万元,净利润为63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1)计算2007年年末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
(2)计算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资产均按期末数计算);
(3)计算2007年产权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4)通过差额分析法,结合已知资料和(1)、(2)分析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假设按此顺序分析)。
- A.高层次责任中心的不可控成本,对于较低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一定是不可控的
- B.低层次责任中心的不可控成本,对于较高层次责任中心来说,一定是可控的
- C.某一责任中心的不可控成本,对另一责任中心来说,则可能是可控的
- D.某些从短期看属不可控的成本,从较长的期间看,可能又成为可控成本
- A.历史会重复
- B.投资者得到信息在时间和内容上相同
- C.价格沿趋势移动
- D.投资者分析手段相同
- A.政治环境
- B.经济环境
- C.技术环境
- D.国际环境
- E.产品生产环境
- A.计算公式最为简单
- B.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 C.不能正确反映建设期长短及投资方式不同和回收额的有无对项目的影响
- D.分子、分母计算口径的可比性较差,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
- A.本期应交的所得税
- B.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
- C.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 D.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 A.交易动机
- B.预防动机
- C.投机动机
- D.投资动机
- A.所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
- B.对比项目的相关性
- C.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
- D.运用例外原则
- A.未来经济利益流入量的现值只是决定股票价值的基本因素而不是全部因素
- B.模型对未来期间股利流入量预测数的依赖性很强,而这些数据很难准确预测
- C.股利固定模型、股利固定增长模型的计算结果受D0或D1的影响很大,而这两个数据可能具有人为性、短期性和偶然性,模型放大了这些不可靠因素的影响力
- D.折现率的选择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 A.沟通和协调
- B.资源分配
- C.绩效评估
- D.营运控制
- A.主营业务净利率
- B.总资产周转率
- C.总资产增长率
- D.权益乘数
- A.甲项目的风险小于乙项目
- B.甲项目的风险等于乙项目
- C.甲项目的风险大于乙项目
- D.难以判断风险大小
- A.20.47万元
- B.21.56万元
- C.26.38万元
- D.24.77万元
- A.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过多
- B.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很强
- C.企业短期偿债风险很大
- D.企业资产流动性很强
- A.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 B.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利润中心固定成本
- C.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利润中心固定成本
- D.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 A.基准利率
- B.浮动利率
- C.套算利率
- D.法定利率
- A.低于924.16
- B.高于1 000
- C.低于1 000
- D.低于869.26
- A.-72000
- B.-55000
- C.-60000
- D.-65000
- A.4%
- B.5%
- C.20%
- D.25%
- A.3000
- B.750
- C.0
- D.4500
- A.投资决策预算
- B.经营决策预算
- C.现金预算
- D.生产预算
- A.降低速动比率
- B.增加营运资金
- C.降低流动比率
- D.降低流动比率,也降低速动比率
-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B.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D.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 A.市场主体
- B.金融工具
- C.交易价格
- D.市场利率
- A.规避风险
- B.通货膨胀
- C.债务合同约束
- D.股利政策惯性
- A.7.33%
- B.7.68%
- C.8.32%
- D.6.68%
- A.-8元
- B.20元
- C.0元
- D.4元
- A.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 B.资本保值增值率
- C.总资产增长率
- D.已获利息倍数
- A.10
- B.1.11
- C.5
- D.无法确定
- A.2974.7
- B.3500.01
- C.3020.21
- D.3272.13
- A.公司管理权
- B.分享盈余权
- C.优先认股权
- D.优先分配剩余财产权
- A.2.4
- B.3
- C.6
- D.8
- A.预期收益相同
- B.标准离差率相同
- C.预期收益率不同
- D.风险相同
-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 A.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复合杠杆系数就越大
- B.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复合杠杆系数就越小
- C.复合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大
- D.复合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就越大
- A.36
- B.15
- C.20
- D.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