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
第47题已知某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为20000万元,销售净利润率为12%。净利润的60%分配给投资者。2007年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该公司2008年计划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30%,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需新增设备一台,价值148万元。据历年财务数据分析,公司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随销售额同比率增减。公司如需对外筹资,可按面值发行票面年利率为10%、期限为10年、每年年末付息的公司债券解决。假设该公司2008年的销售净利率和利润分配政策与上年保持一致,公司债券发行费用可忽略不计,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要求:资 产 期末 余额 负债及所 有者权益
期末 余额
货币资金 1000 应付账款 1000 应收账款净额 3000 应付票据 2000 存货 6000 长期借款 9000 固定资产净值 7000 实收资本 4000 无形资产 1000 留存收益 2000 资产总计 18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18000 (1)计算2008年公司需增加的营运资金;
(2)预测2008年需要对外筹集的资金量;
(3)计算发行债券的资金成本;
(4)填列2008年年末简化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08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 产
期末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期末余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固定资产 长期负债 无形资产 所有者权益 资产总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6
-
第 48 题A股票和B股票在5种不同经济状况下预期报酬率的概率分布加下表所示。
要求:各种状况可能发生的报酬率 经济状况 概率分布 I 0.2 30% -45% Ⅱ 0.2 20% -15% Ⅲ 0.2 10% 15% Ⅳ 0.2 0 45% V 0.2 -10% 75% (1)分别计算A股票和B股票报酬率的期望值及其标准差;
(2)假设A股票和B股票报酬率的协方差为-6%,计算A股票和B股票的相关系数。
(3)根据(2)计算A股票和B股票在不向投资比例下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
(4)已知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10%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2%,无风险收益率为4%,则A股票的β系数为多少?WA WB 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组合的标准差 1.0 0.0 0.8 0.2
- 7
-
第 46 题某企业使用标准成本法,某一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单位,标准成本为:
本月份生产800单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为:项目 金额 直接材料 0.2吨×100元/吨 20元 直接人工 5小时×4元/小时 20元 变动制造费用 4000元/1000 4元 固定制造费用 6000元/1000 6元 标准单位成本 50元
要求:计算各项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使用两差异法)。项目 金额 直接材料 0.22吨×90元/吨 19.80元 直接人工 5.5小时×3.9元/小时 21.45元 变动制造费用 4000元/800 5元 固定制造费用 6000元/800 7.5元
- 正确
- 错误
- A.直接材料预算
- B.变动制造费用预算
- C.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 D.直接人工预算
- A.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
- B.最后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
- C.其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相同
- D.其现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相同
- A.剩余股利策略
- B.固定股利
- C.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D.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 A.风险控制标准
- B.风险评估程序
- C.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
- D.风险收益率的计算
- A.缩短票据邮寄时间
- B.缩短票据结算时间
- C.减少收账人员
- D.缩短票据停留时间
- A.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
- B.资金成本较高
- C.能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 D.容易分散控制权
- A.以机器设备出质的,质押合同自机器设备移交质权人占有之日起生效
- B.以仓单出质的,质押合同自仓单交付之日起生效
- C.以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 D.以依法可转让的专利权出质的,质押合同自向其管理部门出质登记之日起生效
- A.资金筹措预算
- B.损益预算
- C.现金收入预算
- D.现金支出预算
- A.企业所处的成长与发展阶段
- B.股利信号传递功能
- C.目前的投资机会
- D.企业的信誉状况
- A.转化储蓄为投资
- B.改善社会经济福利
- C.提高金融体系效率
- D.引导资金流向
- A.6.83
- B.0.42
- C.1.92
- D.1.5
- A.总资产周转率
- B.主营业务净利率
- C.资产负债率
- D.流动比率
- A.再订货点=原材料使用率×订货提前期
- B.再订货点=交货期内的原材料需求量一保险储备
- C.再订货点=保险储备
- D.再订货点=交货期内的原材料需求量+保险储备
- A.预算范围宽
- B.透明度高
- C.及时性强
- D.连续性好
- A.经营杠杆效应
- B.财务杠杆效应
- C.复合杠杆效应
- D.风险杠杆效应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不一定
- A.分析企业的资本保全和增值能力
- B.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 C.分析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
- D.关注企业的社会效益和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 A.4.95%
- B.5%
- C.5.5%
- D.9.5%
- A.筹资
- B.投资
- C.资金营运
- D.分配
- A.5,000件
- B.6,000件
- C.60,000件
- D.72,000件
- A.固定成本
- B.酌量性固定成本
- C.约束性固定成本
- D.沉没成本
- A.债券的面值
- B.投资人的必要报酬率
- C.债券的利率
- D.债券的价格
- A.国家进行税制改革
- B.世界能源状况变化
- C.发生经济危机
- D.被投资企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
- A.零基预算
- B.定期预算
- C.静态预算
- D.滚动预算
- A.0.25
- B.0.75
- C.0.5
- D.0.8
- A.32.94%
- B.13.33%
- C.23.33%
- D.30%
- A.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股利
- B.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利息
- C.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
- D.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利息
- A.现行标准成本
- B.以历史平均成本作为标准成本
- C.正常标准成本
- D.理想标准成本
- A.与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含义相同
- B.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因不同原因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由承担损失的责任中心对实际发生或发现损失的责任中心进行损失赔偿的账务处理过程
- C.目的是为了划定各责任中心的成本责任,使不应承担损失的责任中心在经济上得到合理补偿
- D.责任转账的方式可采取内部货币结算方式、内部银行转账方式以及转账通知单方式
- A.12%
- B.5%
- C.20%
- D.80%
- A.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可以随时按规定的价格或一定比例,自由地选择转换为普通股
- B.可转换债券筹资在股价大幅度上扬时,存在减少筹资数量的风险
- C.N转换债券筹资有利于稳定股票市价
- D.用认股权证购买发行公司的股票,其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格
- A.100%
- B.397%
- C.128%
- D.68%
- A.6.09%
- B.6.21%
- C.6.04%
- D.6.18%
- A.股票分割对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 B.股东权益的总额不变
- C.股东权益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
- D.会使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增加
- A.原材料
- B.待处理财产损溢
- C.管理费用
- D.营业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