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第 51 题已知:A公司拟购买某公司债券作为长期投资(打算持有至到期日),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6%。
现有三家公司同时发行5年期,面值均为1 000元的债券。其中:甲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债券发行价格为1041元;乙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发行价格为1050元;丙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零,债券发行价格为750元,到期按面值还本。
要求:5年 5% 6% 7% 8% (P/F,I,5) 0.7835 0.7473 0.7130 0.6806 (P/F,I,5) 4.3295 4.2123 4.1000 3.9927 (1)计算A公司购入甲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收益率。
(2)计算A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收益率。
(3)计算A公司购入丙公司债券的价值。
(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评价甲、乙、丙三种公司债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并为A公司做出购买何种债券的决策。
(5)若A公司购买并持有甲公司债券,1年后将其以1 050元的价格出售,计算该项投资收益率。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自然灾害
- B.通货膨胀
- C.销售决策失误
- D.罢工
- A.D公司与E公司
- B.B公司与C公司
- C.E公司与B公司
- D.C公司与E公司
- E.B公司与D公司
- A.董事会通过报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 B.发现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存在重要会计差错
- C.资产负债表日未决诉讼结案,实际判决金额与已确认预计负债不同
- D.新证据表明存货在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与原估计不同
- A.定性预测法
- B.比率预测法
- C.定量预测法
- D.资金习性预测法
- A.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了一笔借款,由于该行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所以应确认为一项费用
- B.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其流出额要能够可靠计量确认为费用
- C.费用应当是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 D.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费用包括销售成本、生产成本、折旧费、投资损失等
- A.都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 B.都以设定折现率为计算基础
- C.都不能反映投资方案的实际报酬率
- D.都反映了资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 A.签订购买合同缴纳的印花税
- B.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商品支付的增值税
- C.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 D.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
- A.证券市场线的一个重要暗示是“只有系统风险才有资格要求补偿”
- B.斜率是市场风险溢酬
- C.截距是无风险收益率
- D.当无风险收益率变大而其他条件不变时,证券市场线会整体向上平移
- A.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接受现金捐赠
- B.接受固定资产捐赠
- C.关联方之间商品交易超过成本的120%以上的部分
- D.拨款转入
- A.如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专门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但在交付使用前,发生金额较大的(减去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可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
- B.如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专门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金额较大的(减去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可直接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
- C.如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专门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金额较小的(减去发行期间冻结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可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 D.如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专门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只能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 E.如果发行费用小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将两者的差额视同发行债券的溢价收入,在债券存续期内于计提利息时摊销
- A.266万元
- B.294万元
- C.250万元
- D.206万元
- A.甲公司不承担责任
- B.甲公司应与乙公司分担损失
- C.甲公司应负主要责任
- D.甲公司应当承担合同责任
- A.2
- B.2.5
- C.1.5
- D.5
- A.内部积累
- B.融资租赁
- C.发行债券
- D.向银行借款
- A.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产销量越大,经营杠杆系数也越小
- B.在其他因素一定时,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 C.在固定成本趋近于0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0
- D.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
- A.支付现金股利
- B.购买原材料
- C.支付工资
- D.购买无形资产
- A.长期借款成本
- B.债券成本
- C.留存收益成本
- D.普通股成本
- A.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 B.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 C.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 D.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 A.资本保值增值率
- B.技术投入比率
- C.总资产增长率
- D.资本积累率
- A.某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办公用品
- B.某军事机关采购军需品
- C.某省政府因严重自然灾害紧急采购救灾物资
- D.某省国家安全部门采购用于情报工作的物资
- A.广义分配
- B.筹资活动
- C.资金营运活动
- D.狭义分配
- A.同每日变动储存费成反比
- B.同固定储存费成正比
- C.同目标利润成正比
- D.同销售毛利无关
- A.风险因素
- B.风险损失
- C.风险价值
- D.风险事故
- A.弹性预算
- B.定期预算
- C.滚动预算
- D.零基预算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借款利息支付
- C.维持运营投资
- D.经营成本
- A.年金现值系数
- B.偿债基金系数
- C.资本回收系数
- D.复利终值系数
- A.由于甲乙项目的标准差相等,所以两个项目的风险相等
- B.由于甲乙项目的期望值不等,所以无法判断二者的风险大小
- C.由于甲项目期望值小于乙项目,所以甲项目的风险小于乙项目
- D.由于甲项目的标准离差率大于乙项目,所以甲项目风险大于乙项目
- A.大豆
- B.黄铜
- C.石油
- D.股指期货
- A.引起某投资中心投资利润率提高的投资,不一定会引起整个企业投资利润率的提高
- B.引起某投资中心剩余收益提高的投资,不一定会引起整个企业剩余收益的提高
- C.通常使用公司的最高利润率作为计算剩余收益时使用的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报酬率
- D.使用投资利润率指标考核投资中心业绩时,投资中心不可能采取减少投资的行为
- A.12
- B.14
- C.16
- D.21
- A.行为期限的长短
- B.两者的基本目的
- C.两者承担的风险
- D.两者的利益着眼点
- A.13382
- B.17623
- C.17908
- D.31058
- A.1000
- B.980
- C.1050
- D.1100
- A.投产后净现金流量为普通年金形式
- B.投产后净现金流量为递延年金形式
- C.投产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不相等
- D.在建设起点没有发生任何投资
- A.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着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 B.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
- C.指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 D.指企业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