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测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第 42 题 他的这种归因方式,可能会导致(  )。

  • A.成败经验会严重影响将来的学习行为
  • B.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或形成消极自我意象
  • C.因成败经验而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情绪
  • D.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罪恶感
21

第 24 题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

  • A.家庭教养模式
  • B.学校教育
  • C.同辈群体
  • D.身体素质
22

第 23 题 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 A.独特性
  • B.稳定性
  • C.综合性
  • D.复杂性
  • E.功能性
23

第 22 题 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是(  )。

  • A.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
  • B.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 C.科学的进行比较
  • D.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24

第 21 题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

  • A.强化
  • 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 C.消退
  • D.惩罚
  • E.分化与泛化
25

第 20 题 依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将知识学习分为(  )。

  • A.上位学习
  • B.下位学习
  • C.概念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26

第 19 题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 B.班级规模
  • C.班级的性质
  • D.对教师的期望
27

第 17 题 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

  •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
  •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28

第 18 题 元认知知识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它主要包括(  )。

  •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 B.对任务的认识
  • C.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 D.对个人作为教育者的认识
29

第 16 题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别是(  )。

  • A.试误是顿误的前奏
  • B.顿悟是试误的结果
  • 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
  • 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
31

第 15 题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 A.比较不稳定的
  •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 C.时稳时变的
  • D.比较稳定的
37

第 8 题 知识遗忘的进程是(  )。

  • A.先慢后快
  • B.均衡递减
  • C.先快后慢
  • D.逐渐加快
38

第 7 题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  )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 A.学生
  • B.教学目标
  • C.教学内容
  • D.教学媒体
39

第 5 题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 B.学生听课效果
  • C.后进生的感受
  • D.人际关系的影响
42

第 3 题 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心理学家是(  )o

  • A.巴甫洛夫
  • B.桑代克
  • C.托尔曼
  • D.斯金纳
43

第 2 题 以下属于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划分的教学监控能力的是(  )。

  • A.自我指向型
  • B.结构指向型
  • C.一般型
  • D.特殊型
44

第 1 题 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

  • A.开始和结尾部分
  • B.中间部分
  • C.不一定
  • D.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