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专家命题预测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

  • A.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B.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 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 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

下列有关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智力水平高,创造性就强
  • B.创造性强,一定是高智商
  • C.高创造性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D.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4

下列符合创造性思维灵活性特点的是(  )。

  • A.举一反三
  • B.随机应变
  • C.自以为是
  • D.落叶知秋
5

教师应该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  )

  • A.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 B.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 C.调节抱负水平
  • D.改善挫折情境
28

下列哪些强化程式是延缓式强化(  )。

  • A.定时距式
  • B.变时距式
  • C.定比率式
  • D.<span><span>变化率式</span></span>
  • E.每次都给学生强化&nbsp;
30

以下属于退行的有(  )。

  • 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B.考试不及格就在老师面前哭闹撒娇 ,
  • C.因不满弟弟、妹妹的出生而尿床
  • D.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不可爱
  • E.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个英俊的小伙
31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有(  )。

  • A.社会组织
  • B.行为
  • C.物
  • D.自然人
  • E.精神产品
32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  )。

  •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进行的
  • B.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 C.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 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 E.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33

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 A.演唱
  • B.文学创作
  • C.打球
  • D.顺应
  • E.评价
34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规范,包括(  )。

  •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 B.&nbsp;口头的规范
  •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 D.成文的正式规范
  • E.书面规范
35

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  )。

  • A.符号学习
  • B.上位学习
  • C.下位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 E.概念学习
36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  )。

  • A.发现教学
  • B.程序教学
  • C.情境教学
  • D.合作学习
  • E.掌握学习
37

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包括(  )。

  • A.掌握学习
  • B.发现学习
  • C.个别指示教学
  • D.个人化教学系统
  • E.观察学习
38

内部学习动机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是(’ )。

  • A.兴趣
  • B.态度
  • C.求知欲
  • D.价值观
  • E.好奇心
39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  )。

  • A.接受
  • B.反应
  • C.形成价值观念
  •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 E.价值体系个性化
41

根据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内涵包括(  )。

  • A.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 C.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 D.学习是身心成熟的结果
  • E.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42

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具有的特点有 (  )。

  • A.独立意识日趋强烈
  • B.自我评价成熟
  • C.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 D.有较强的自尊心
  • E.道德意识得到高度发展
43

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具有的特征有(  )。

  • 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 B.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 C.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
  • D.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
  • E.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
44

各种测验中的客观题包括(  )。

  • A.选择题
  • B.填空题
  • C.是非题
  • D.论文题
  • E.匹配题
45

睡眠障碍包括(  )。

  • A.失眠
  • B.过度嗜睡
  • C.睡行症
  • D.夜惊
  • E.梦魇
47

操作技能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  )。

  • A.外显性
  • B.客观性
  • C.展开性
  • D.观念性
48

现有的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有(  )。

  • A.桑代克的联结说
  • B.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D.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
  • E.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49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

  • A.同伴群体
  • B.认知失调
  • C.态度定势.
  • D.道德认知
  • E.社会风气
52

(  )等人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

  • A.波斯纳
  • B.科顿
  • C.布鲁巴奇
  • D.加涅
5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过程
  • D.学习过程
56

“功能固着”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 A.邓克尔
  • B.陆钦斯
  • C.托兰斯
  • D.西蒙
57

按认知与期待理论,(  )。

  • A.动机力量 = 效价×期待
  • B.动机力量 = 抱负×期待
  • C.动机力量 = 效价×目标
  • D.动机力量 = 抱负×目标
58

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 A.自主感
  • B.主动性
  • C.勤奋感
  • D.自我同一性
60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 A.学生的学习
  • B.教育措施
  • C.学校环境
  • D.学与教的规律
61

希望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  )。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 B.近景直接性动机
  • C.高尚的动机
  • D.低级的动机
62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  ) .

  • A.吃饭穿衣
  • B.无目的地幻想
  • C.猜谜语
  • D.回忆电话号码
64

(  )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 A.形象思维
  • B.发散思维
  • C.直觉思维
  • D.常规思维
66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意志成分
  • D.行为成分
67

常常用来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

  • A.群体舆论
  • B.群体规范
  • C.群体凝聚力
  • D.群体向心力
68

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此时处于(  )。

  • A.教师促成的纪律&nbsp;&nbsp;&nbsp;
  • B.集体促成的纪律
  • C.自我促成的纪律
  • D.任务促成的纪律
69

两种学习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 A.正迁移
  • B.负迁移
  • C.横向迁移
  • D.纵向迁移
70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可分为(  )。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73

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 A.定势现象
  • B.迁移现象
  • C.记忆现象
  • D.创造性
74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75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提出的动机理论为(  )。

  • A.强化理论
  • B.需要层次理论
  • C.成就动机理论
  • D.成败归因理论
76

被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迁移理论是(  )。

  • A.形式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经验类化说
  • D.关系转换说
77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

  • A.特级教师
  • B.教学熟手
  • C.优秀班主任
  • D.专家型教师
78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  )。

  • A.指导教学
  • B.发现教学
  • C.情境教学
  • D.合作学习